有沒有安全有效的減肥藥(哪種減肥藥安全有效不反彈)
俗話說得好“六月不減肥,七月徒傷悲,八月路人雷,九月無三圍,十月更悲催!” 夏天到了,無論是小神獸、霸道總裁還是小姐姐們,一顆想瘦的心又蠢蠢欲動起來。試問哪位沒叫囂過要減肥?又有哪位沒試過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種減肥方法呢?其實,減肥方法千萬條,主流手段就三種!吃藥、節食、運動……而在搜尋框輸入“減肥藥”三個字,就會跳出來的新聞標題:大學教授辭職後竟自制減肥藥,1個月賣80萬粒!成分太嚇人!10年濫服30多種減肥藥,不治療活不過3年!女子吃了10年減肥藥,心臟比正常人大一倍,入院時已是“晚期”。嚇不嚇人?
有些朋友總覺得自己吃的減肥藥躺著也能瘦、健康有奇效!今天,就來瞧瞧減肥藥的“真實面目”。
麻黃鹼及其衍生物
第一個出場的分子叫做麻黃鹼,是一種從中藥麻黃中發現的化學物質。
經過多年實驗,含麻黃鹼的化合物安非他明(苯丙胺)被發現。此藥在1929年一上市,立馬風靡全球。嗜睡症患者用它來保持清醒,抑鬱症患者用它來改善情緒,醫生還用它來治療帕金森病,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士兵們居然用它來提升自己的精氣神和戰鬥力。漸漸地,人們意識到,安非他明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和戒斷反應。
在安非他明一步步滑向毒品的無底深淵的時候,醫生們卻意外地發現了其另一個作用——抑制食慾,降低體重。這項研究讓安非他明的命運峰迴路轉。當然,為了改良它的副作用——成癮性,醫生們合成了安非他明的衍生物——芬弗拉明(氟苯丙胺)。它同樣具備了抑制食慾和減肥的作用,卻完全沒有安非他明的成癮性。雖然沒有成癮性,但是芬弗拉明其他副作用卻很多,一旦停藥,體重反彈嚴重,還有噁心、焦慮、頭疼等副作用。
直到1992年,邁克爾·溫特勞布發現,如果把芬氟拉明和市場上的另外一種同樣表現平平的減肥藥——芬特明聯合使用,就能夠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神奇效果。
芬芬(也就是芬氟拉明和芬特明的縮寫),在幾年內火遍美國各地,僅1996年,全美醫生就開出1800萬張芬芬的處方。
就在芬芬情節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美國有數以百計的服藥者被發現患上了可能致命的心血管疾病。這些案例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當機立斷,在1997年將芬氟拉明強行退市。
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主要是通過抑制細胞對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單胺類資訊傳遞因子的再攝取,增加生理過飽感,降低食慾,還可以誘導產熱作用,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脂肪累積量,用於飲食控制、運動不能減輕和控制體重的肥胖症治療。但是,因西布曲明嚴重的心血管副作用,美國、澳洲、歐盟、中國等陸續廢止該藥品的許可證,並令製藥廠回收。西布曲明於2010年10月黯然退市。
氯卡色林
2012年,FDA批准了一個全新的減肥藥——氯卡色林。氯卡色林通過啟用5-羥色胺訊號,達到抑制食慾的功能。該藥適應證為:成人體重指數(BMI)大於等於27,且至少患有一項與體重相關的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或肥胖超重等。長期使用該藥,可能會引發潛在的心臟瓣膜副作用,同時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噁心、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還有出現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風險,且它的減肥效果並不驚豔,撐不起萬千胖胖們的殷殷期盼。
奧利司他
奧利司他於 1999年在美國被批准上市。
奧利司他是我國唯一批准的非處方藥(OTC)減肥藥。
奧利司他的原理是通過抑制腸道內脂肪酶的活性,使30%左右的脂肪無法被吸收。脂肪酶的活性一旦被抑制,食物中的油脂便不能在消化道被人體吸收,從而從肛門直接排出體外。注意,奧利司他只是阻止新來的脂肪無法吸收,並不能消耗分解已形成的脂肪,也就是說,本質上它沒有減肥作用,主要用來阻止進一步發胖。
奧利司他的缺點
1、導致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 A、D、E 和 K等)的缺乏和礦物質(如鈣)吸收不良。長期服用,易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此,需要額外補充上述吸收不良的物質。注意:補充上述營養物質的時間和服用奧利司他的時間至少要間隔2個小時以上。
2、失禁,無法抑制地排出黃色油脂。長期使用,請自備衛生巾或紙尿褲,否則接不住漏的油,畫面太美,請自行腦補。
1999 ~2009 年,10年間,美國約有4000萬人服用奧利司他。根據FDA 的全面評估,確認在此期間至少有 13 人發生嚴重肝損害,其中2人因肝衰竭死亡。FDA於2010 年釋出警告稱:使用奧利司他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肝損害風險。
2011年我國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釋出了一條警惕奧利司他可能引起嚴重肝損害的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提醒醫務人員和公眾注意此藥的相關風險。
所以對於正在使用該藥的朋友,一旦出現任何肝功能障礙的症狀和體徵,如食慾減退、瘙癢、黃疸、尿色深、糞便色淺、右上腹疼痛等,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並檢驗肝功能。
提醒:對於BMI<24的朋友,服用奧利他司的受益小於風險,不推薦服用。對於肥胖或體重超重患者,可以服用奧利司他。< p="">
注意:使用任何藥物之前均需平衡風險和受益,排除甲減造成的水腫和病態性肥胖。
BMI=體重(kg)÷身高²(m²)。
► BMI<18.5kg/㎡ 為體重過低
► 18.5~23.9kg/㎡為正常
► 24.0~27.9kg/㎡為超重
► ≥28為肥胖
如果不是超重、肥胖影響生活質量或者肥胖引起了併發症,僅僅為了愛美,真的沒必要吃減肥藥。是藥三分毒啊!還是別做躺瘦的夢了,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減肥藥!
要想減肥,藥娃送上瘦身六字真言:管住嘴,邁開腿!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