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需不需要經常關機(長時間不關機對電腦的危害)

下班本是件高興事,但是往往也面臨著一個選擇題:今天到底要不要關機呢?如果工作5天不關機,週末關機會產生很大危害嗎?今天先來說結論:長期不關機的確有危害,一是損耗能源,二是對電腦有損害。具體有什麼危害,又該如何應對呢?下面小編為你一一解答。

01長期不關機有什麼危害?

長期不關電腦,要是僅僅掛著QQ、開個瀏覽器還好,要是掛著遊戲的話,主機板&硬碟長期處於運轉狀態,對其壽命的損耗也是hin大滴!

其次,電腦長期不關機也往往伴隨著發熱的問題。電子元器件受溫度影響尤其嚴重,電腦卡慢、元件損耗也在所難免。說到這裡,我彷彿聞到了一股人民幣燒焦的味道……

但是每天關機開機也好麻煩啊,萬一我只是短暫的離開幾個小時也必須關機嗎?非也非也,電腦可不是隻有【開機】、【關機】兩種狀態哦~

02我就不想關機,還有其他選擇嗎?

那麼電腦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應該採用什麼對應的模式呢?

1.待機

“待機”是系統將當前狀態儲存於記憶體中,然後退出系統,此時電源消耗降低,維持CPU、記憶體和硬碟最低限度的執行;按計算機上的電源鍵就可以啟用系統,電腦迅速從記憶體中調入待機前狀態進入系統,這是重新開機最快的方式,但是系統並未真正關閉,適用短暫離開使用。

2.休眠和睡眠

休眠和睡眠,從字面上來講區別不大,所以常常讓很多人很疑惑,這兩種狀態到底有何不同,它們的優缺點如下:

睡眠 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一種節能狀態,當使用者需要離開電腦的時候,可以在“關機”選單裡面選擇這個命令。這樣系統將正在處理的資料儲存到記憶體中,除記憶體以外的所有裝置都停止供電。當使用者回到電腦面前的時候,通過移動滑鼠或按下任意鍵,就可以喚醒系統,讓電源為其他裝置重新開始供電。在短短的幾秒鐘,計算機就可以恢復到離開之前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特點就是喚醒速度快(一般只需要幾秒鐘),但是不能讓記憶體斷電,否則資料會丟失。

“休眠” 是微軟為移動電腦設計的一種電源節能狀態,所以在桌上型電腦的“關機”選單裡面看不到它。這種狀態是把記憶體裡的所有資料,儲存到硬碟的一個特定空間裡,然後切斷所有的電源供應。以後當使用者重新按下開機鍵,就會將硬碟裡臨時儲存的記憶體資料恢復到記憶體裡,就可以返回到離開之前的狀態。所以這種狀態的特點就是可以復原到斷電以前的狀態,而且可以完全斷電,但是恢復的時間較長而且需要佔用較大的硬碟空間。

3.混合睡眠

“混合睡眠”是針對臺式電腦推出的一種睡眠/休眠方法。該技術指睡眠和休眠同時進行,也就是說,先把資訊寫到硬碟的hiberfil.sys檔案中,再進行睡眠。如果沒有終止外部供電,則睡眠,如終止外部供電,則再次開機時讀取hiberfil.sys進行恢復,可以說整合了兩者的優勢:比起睡眠有防掉電的功能,且比起休眠在不終止外部供電的情況下啟動速度更快。這一項可以在【高階電源設定】中調整,將【允許混合睡眠】開啟:

4.長期不使用要妥善保管

電腦長期不使用,直接束之高閣的話,再次翻出來很有可能無法正常使用:顯示器花了、鍵盤積灰了、電池老化了、外觀破損了……哪一種情況發生了都會讓人糟心。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電腦長期不使用,該怎麼收納?希望以上多個實用方法都可以幫我們保養自己的電腦,延長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

當然,如果你像小編一樣,熱愛翻蓋即可工作的這種使用模式或者裝置已經因此而出現異響,變卡變慢,操作滯待,異常宕機等情況,也可以產商諮詢,幫你解決電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