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腦二合一是什麼意思?(平板電腦二合一有沒有必要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面上二合一平板電腦產品(本文僅討論搭載Win系統可拆卸鍵盤的產品)突然多了起來。無論是一線廠商還是二線廠商,都在開始推出相關產品。單就PConline評測室而言,已經陸續收到多款二合一平板電腦新品,如華碩無畏二合一OLED觸屏筆記本、華為MateBook E、惠普星11x2二合一平板電腦等,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是很難想象的。種種事實都在告訴我們,曾經那個“輝煌”過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又殺回來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於技術發展,Windows 11的釋出對觸控體驗做了很好的優化,帶來更小的安裝包以及流暢體驗,讓廠商們看到二合一平板“尚能飯”;另一方面是概念的普及和消費者移動辦公需求的提升,尤以Surface為代表產品的不斷迭代,與蘋果推出的妙控鍵盤配合iPad使用,間接證明這種“介於PC和平板間”的特殊品類依舊有其存在的意義。多種因素之下,伴隨著移動辦公需求的高漲,這類產品重新被PC廠商們重新重視。
但不可否認是的,這個推出已有十多年的筆記本品類(如果仔細研究可能會更早),當下要解決使用者對它們較差的“第一印象”,又要面對使用者PC需求飽和如何讓其買單的難題。重整旗鼓殺回來的二合一平板電腦,還能迎來“復興”嗎?
從對抗蘋果而來到被蘋果”抄襲“
二合一,顧名思義是將傳統PC和平板合二為一的終端產品,同時具有“PC的強大效能”也兼具“平板電腦便攜能力”形態的新產品。
討論這類產品,微軟推出的Surface系列是避不開的。
十年前,蘋果已經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iPad,迅速搶佔個人計算市場。這種介於手機和PC之間的工具,從此改變了使用者的娛樂生活(愛奇藝)方式。
同年,Trendforce旗下研究機構DRAMeXchange預計,2011年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的份額將增長至95%,同時期的中國市場,有報道指出iPad在平板領域的佔有率高達99%,平板電腦市場將繼續蠶食膝上型電腦和上網本市場。
面對這種iPad一家獨大的局面,戴爾、惠普、聯想等微軟的硬體合作伙伴並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產品。
因而,微軟於2012年6月18日首次釋出了Surface。
第一代的Surface產品採用鎂合金機身,重量為680g,搭載10.6英寸顯示屏,處理器有ARM架構和英特爾X86兩種可選,使用同年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RT和Windows8作業系統,配備有鍵盤以及支架。
全新Surface平板電腦起售價499美元,與最新版iPad售價一致,但前者記憶體是後者的兩倍。
對於這波引戰操作,蘋果自然也沒閒著。
庫克發言稱,平板電腦和膝上型電腦的混合型產品(二合一平板電腦)就相當於先冷凍食物,然後再加熱,是比較糟糕的一件事情(國內俗語:脫什麼放什麼)。矛頭也是直指微軟。
不過這種事情很快被打臉了。
2015年,蘋果正式釋出iPadPro,隨著iPadPro一起釋出的還有專為蘋果iPadPro設計的鍵盤,以及ApplePencil手寫筆。可以說配套的ApplePencil和SmartKeyboard某種程度上是Surface倒逼的結果。
如今,蘋果的妙控鍵盤已經多次迭代,成為蘋果iPad家族最為重要的配件之一。
與此同時,微軟也沒閒著,相繼推出了多款Surface產品。雖說產品品類越來越多,甚至有傳統筆記本形態的SurfaceLaptop以及SurfaceHub智慧白板,但二合一產品依舊是Surface家族的主力軍。
根據資料機構Gartner的估算,微軟膝上型電腦佔2020年膝上型電腦出貨量的3%左右(主要是二合一Surface系列)。雖然這個份額對於聯想、惠普、戴爾這些廠商不算什麼,但對於在硬體方面一直沒有什麼太大建樹的微軟來說,屬實不易。
移動辦公下二合一平板電腦受到追捧
自從微軟推出Surface由“軟”轉“硬”,市場上都伴隨著一種質疑的聲音,即破壞與其他OEM廠商的關係。
事實上,微軟在Surface的堅持從現在來看明顯讓PC合作商們受益。
面對龐大的Windows使用者群體,微軟研發Surface能從頂端著手解決軟體和硬體的相容問題,從而把問題解決在源頭。同時,微軟讓這種二合一平板電腦的概念得以延續發展。
那全新的Windows11能拯救二合一平板電腦於“疲軟”之下嗎?無論你信不信,反正PC廠商們是信了。
首先最為關注的應該是ROG推出的幻X。
ROG幻X堪稱目前效能最強的二合一輕薄本,最高搭載英特爾12代酷睿i9-12900H處理器及NVIDIAGeForceRTX3050Ti顯示卡,同時配置1TBPCIe4.0高速SSD及16GBLPDDR55200MHz記憶體,而13英寸的機身依舊保持輕約1.2kg,薄約12.9mm的小巧身姿。
二合一形態設計讓ROG幻X除了傳統的筆電模式外,在卸下磁吸鍵盤後,還可化身平板,滿足觸控遊戲、手寫手繪等應用。此外,這款產品還能外接拓展塢,最高可外接RTX3080。
除了遊戲廠商之外,傳統的PC巨頭也在開始推廣這類產品。
比如惠普最新推出的惠普星11x2二合一平板電腦。
該產品支援平板、筆記本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切換。搭載了創新1300萬高清可235°旋轉攝像頭,出廠預裝Win11。
作為PC領域的新人華為,在去年末更新了MateBookE,這是首款採用OLED原色全面屏的華為筆記本。
此外還有華碩無畏二合一OLED觸屏筆記本、聯想YOGADuet等產品也已經上架電商開售。
究其原因,在如今移動辦公的情境下,遠端辦公、會議、學習等移動場景愈發常態化,這對膝上型電腦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一方面,使用者需要筆記本有更高的便攜性;另一方面,使用者需要有更好的功能設計,比如螢幕、攝像頭等,以提升娛樂和工作的效率。
面對這些情況,傳統意義的筆記本很難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便攜性方面。目前筆記本13英寸普遍是主流尺寸,重量多數在1.2kg以上,多數可以壓在1kg以下的產品,在產品售價方面也並不美麗。
與之相對應的,是二合一平板電腦擁有更強的移動性,二合一平板電腦的重量普遍在700g左右,只是筆記本的50%左右。
留給二合一平板電腦的時間不多了
據IDC資料包告顯示,2021年PC總出貨量達到3.488億臺,比2020年增長14.8%。這是自2012年以來PC市場出貨量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和使用者需求的飽和,使用者新的消費週期還沒到來,從2022年開始PC市場的增長將放緩。
另據調研機構statcounter資料顯示,從2012年到2021年,世界範圍內平板電腦市場上的主角依舊是iOS和安卓,搭載Windows的平板/二合一平板電腦一直處於“躺平”階段。市場佔有率也僅僅只有0.03%。
IDC釋出的平板電腦季度跟蹤報告也表明,Windows平板的市場份額在這一兩年仍十分低下,似乎根本沒有享受到疫情背景下平板需求提升的紅利。
雖然在Window8/10時代,微軟為二合一平板電腦費勁了心血,但事實證明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方面,都不能帶給使用者優於傳統PC的體驗。
而這種提升市場聲量的希望,很明顯被微軟寄希望於全新一代的作業系統——Windows11。
目前,二合一平板儲存空間普遍在128GB和256GB之間徘徊,鮮有與筆記本比肩的512GB或者1TB。同樣是搭載Windows作業系統,二合一平板電腦的儲存空間就變得捉襟見肘。
比如在SurfacePro8上,128GB的出廠儲存空間,實際可用的僅為81GB。微軟承諾Win11累積更新包比Win10小40%,這將對產品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都會的到提升。
Windows11針對觸控操作進行了優化改進,改變了Win8/10時期的生搬硬套,不僅介面設計更加簡潔,觸控體驗更加靈敏,還對多視窗布局進行了優化,可以自動適應使用場景。
Windows11還增加了對安卓應用的支援,使用者可以在改版後的微軟應用商店下載安卓手機和平板的應用軟體,這些應用都可以在電腦上直接執行。這樣的操作一下子解決了廣大安卓使用者既想要“娛樂力”又想要“生產力”的矛盾需求——換個搭載Win11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就行了!
或許是因為支援安卓應用的原因,Windows11還為重新設計的MicrosoftStore吸引了3倍的流量。
種種跡象表明,微軟在極力避免重蹈覆轍,讓這些特性都讓Windows11對平板電腦這類裝置更加友好。
同時IDC也表示,作業系統和生態應用的不斷優化,有望在未來幾年推動平板電腦在辦公領域使用場景的增長。
小結
無論是硬體方面的處理器效能和影象能力的提升,還是軟體方面Windows11所做的優化,我們都可以看到二合一平板電腦正在向陽而生。但與此同時,疫情所帶來的PC增長接近見頂,二合一平板電腦所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
依稀記得,2016年前後有兩個硬體概念特別火:一個是“VR”,另一個是“二合一平板電腦”。如今,元宇宙的爆紅讓VR擁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二合一平板電腦也該迎來屬於它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