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Tag(airtag只能蘋果用嗎)
你看這圓圓扁扁的 AirTag,是不是很像圍棋裡的白棋?一面光滑剔透的,另一面拋光金屬蓋,上印著蘋果的 Logo 以及AirTag 的各種資訊,即使沒有蘋果的 Logo,照這外觀都能判斷這是蘋果家的產品。
剛到手的時候是挺好看的,不過無論是塑料面還是金屬面,都非常不耐刮,如果在意外觀,日常使用還是建議給配個保護套吧,經濟允許可以選擇官方的,預算有限可以考慮某寶來個個十多二十塊的。
我們在某寶買了兩種保護殼,一種是仿照蘋果官方兩邊有鏤空的矽膠保護套,另一種是透明全包裹的保護殼,實測下來鏤空的雖然「觀賞性」高,但保護性差,用了近一個星期,兩側都明顯有磨損痕跡;全包裹的好處是全面保護了,但全封閉的環境讓 AirTag 的聲音稍變小了。
按住金屬蓋,逆時針施力就能把蓋子開啟,就能給它更換電池,而一枚 CR2032 的鈕釦電池能擁有長達 1 年多的續航。
「怎麼實現的?」
一枚小小的鈕釦電池,能撐 1 年多,說明 AirTag 的硬體比較簡單,耗電也很低,一枚 U1 晶片(UWB),低功耗藍芽模組,小小的揚聲器,以及一枚帶有 AirTag 身份碼的簡單 NFC 模組。
首次配對後,AirTag 會繫結使用者的 iCloud,只要 AirTag 在藍芽範圍內,就能直接通過 iPhone 的「Find My / 查詢」app 找到;而它的 UWB 超寬頻技術,目前則是 iPhone 11 系列和 iPhone 12 系列的「限定功能」,它能利用蘋果的 U1 晶片,以 UWB 技術來測量物品與物品之間的具體範圍和距離,提供更為精準的位置提醒,UWB 技術的原理這裡就不作多贅述了,感興趣的話以後再給大家詳細聊聊。
如果 AirTag 脫離了配對的 iPhone,那麼它實現位置確認的原理也比較簡單,簡單來說,它本身是不具備聯網屬性的,更沒有 GPS、Wi-Fi 等具體的定位晶片,只是通過低功耗藍芽(Bluetooth LE)定時向外廣播不攜帶任何隱私內容的身份資訊,來表明自己的身份,讓周邊的 iOS 裝置都能通過藍芽識別得到 AirTag 的資訊,以接收到藍芽廣播訊號的 iOS 裝置位置資訊來給 AirTag 匹配定位資訊,並藉助 iOS 裝置將 AirTag 身份資訊以及位置資訊加密上傳到 iCloud —— 所以可以看作 AirTag 通過藍芽廣播的形式發出訊號,你我的 iOS 裝置(甚至是 iPad、Mac)充當「基站」形成網路覆蓋,當 AirTag 離開了配對裝置的藍芽範圍後,會進入了這個全球蘋果裝置組成的網路,就會向 iCloud 上傳位置資訊,幫助 AirTag 的主人找到丟失物品的位置 —— 這是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過程。
這樣就很巧妙地做到低成本、低能耗來實現 AirTag 找物的功能;但背後不僅需要 AirTag 硬體,更需要蘋果背後的雲服務,成萬上億的 iOS 裝置的覆蓋來提供支援。
技術看起來很豐滿,但療效呢?
「療效是否也豐滿?」
先看較近距離,理論上低功耗藍芽的最大距離能到 100m,UWB 技術的識別距離大概也在 10m 以內,而實際上它們還受實體空間的限制,金屬、實體牆等都有衰減,甚至是遮蔽訊號的可能,另外無線網路環境也會對訊號干擾,有出現無法配對情況的可能,就像我們前段時間在 Apple Store 進行簡單的實驗,從遠到近 AirTag 都無法連線,當中很大程度受無線網路環境的影響。
不過在家居、辦公等絕大多數環境下,AirTag 的尋物能力還是足夠的,實驗了多次,基本都能找到;而有人提到的用 AirTag 來找車,我也簡單實驗了一下,個人認為並不是很靠譜,即使在室外空曠的環境下,車輛的大量金屬材料削弱了 AirTag 的訊號,需要靠得很近(大概 2~3m)手機才能接受到訊號,不如肉眼管用。
而脫離了「主人」的 AirTag,就變成「薛定諤的 AirTag」,更放飛了;因為需要藉助他人的 iOS 裝置協助定位,不確定性強,主人接受到的定位資訊往往不是實時的 —— 也因為如此,AirTag 其實並不太適合如狗狗、貓咪等寵物這類活動範圍廣的「動物」,更適合不會位移的「靜物」。
如果綁上了 AirTag 的物品丟失了,可以開啟丟失模式,留下聯絡電話號碼,並開啟「找到通知」,如果遺失的 AirTag 連線到 iPhone,手機就會發出通知;如果你的物品被他人找到,可以通過 iPhone 或者 Android 裝置的 NFC 來讀取,獲取聯絡電話主動聯絡你歸還 —— 不過嘛,他人撿到後是否歸還,這就靠自覺了,如果不願歸還,蘋果和上帝也沒有辦法幫到你。
對了,藉助這個「找到提醒」的功能,可以將 AirTag 掛在託運的行李箱中,下機等待行李,當行李出現後,手機就能直接接收到通知,這還是很實用的。
「AirTag 能否被他人佔為己有?」
如果 AirTag 被他人撿到,又不想歸還,那麼這個 AirTag 有沒有可能被他據為己有呢?
雖然蘋果官方隻字不提,其實 AirTag 是可以重置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只需將電池取出來,重複安裝 5 次,在第 6 次放進去聽到不同的提示音後,即可完成重置,這時候就能開啟配對模式了。
但是,前面提到,AirTag 的資訊是繫結在蘋果 iCloud 雲上的,如果其它 iCloud 帳戶繫結這枚 AirTag,蘋果的 iCloud 不會讓它通過驗證,而需要原 iCloud 帳戶在 app 裡解綁後,才能完成新帳戶配對,所以說 AirTag 即使是流到它人手中,最終也只能是「得到它的身體,得不到它的靈魂」。
最近有不少網友調侃,AirTag 最大的功能就是裝飾用;講真,個人覺得 AirTag 作為 iPhone 的配件,實際的表現並沒有能達到大多數人的預期。推不推薦購買呢?這是個問題,如果你有這個閒錢,老是會丟三落四,可以考慮入手一個來作為一層保險,但它只適合當作「保險」。最近某多多把價格砍到了單個 180 元,四個 660 元,感興趣的可以一試,這個價格相比起官方,還是挺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