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顯示卡的好壞(顯示卡如何分辨好壞)

文 | 老王

重排版 | T姐

去年十月左右,英偉達釋出了三款高階遊戲顯示卡(RTX 2080、RTX 2080Ti、RTX 2070)。陸續又釋出了更強的Titan RTX、以及多款16系列的甜品卡。

其實,RTX2080和上代的頂級顯示卡GTX1080Ti效能基本相當,只不過RTX新卡多了光線追蹤和新的抗鋸齒技術。RTX2070目前測試的結果是略強於上代GTX1080,不過效能幾乎相同。

為了讀者們簡易地理解效能排行,我們這裡做了個表格。其中沒包括VII(Pro Duo級別效能)因為現在看來基本買不到。


顯示卡

顯示卡全稱是顯示介面卡,又稱顯示介面卡。

顯示卡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負責主要的圖形運算,所以玩大型遊戲必須需要一張強力顯示卡,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示卡也很重要。

應用在不同的場景,可分為:

遊戲顯示卡、科學計算加速卡、渲染專業卡

顯示卡不同形態可分為:

  • 集顯(整合顯示卡)

一般指以前整合在主機板上的很弱的顯示卡,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卡了。

  • 核顯(核心顯示卡)

這是和CPU封裝在一起的顯示卡,現在英特爾的酷睿,AMD的APU都是有這種核顯的。常說的集顯版筆記本,實際指的是核顯。

  • 獨顯(獨立顯示卡)

就是我們常見的這種獨立形式的顯示卡,更容易做到高效能,也能方便我們升級替換

目前生產顯示卡的GPU晶片的廠家主要是AMD(超威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

兩家顯示卡分別有各自的俗稱:

  • A卡:代表AMD(ATI)晶片的顯示卡
  • N卡:代表NVIDIA晶片的顯示卡

兩家顯示卡沒有絕對的優劣,只是各有特色。


顯示卡組成

圖型處理器 —— GPU晶片

晶片的強弱直接決定了顯示卡的效能。

影響GPU晶片效能的主要引數有:

GPU架構、製造工藝、GPU晶片頻率、流處理器單元SP、紋理單元、光柵單元

視訊記憶體

比起主機的記憶體,他頻率更高,延遲更大。

常見視訊記憶體型別有GDDR5、GDDR5X、GDDR6、HBM、HBM2

視訊記憶體的頻寬和容量都會影響到遊戲體驗。

散熱器

GPU晶片和視訊記憶體顆粒都是發熱大戶,溫度過高就會降頻,從而引起顯示卡效能下降,所以顯示卡基本都需要一個好的散熱器。

整個散熱器一般由導熱銅熱管、鋁製散熱鰭片、與散熱風扇組成

顯示卡遊戲溫度理論上溫度不超過90就行,建議溫度控制在80以下。一般顯示卡的遊戲溫度在七十左右,手摸上去都會很燙。

PCB板和介面、背板

PCB板也有不同的層數PCB,高階的就會多一點,低端的就會少一點。高階的供電相也更多更好。

介面也是一樣的,高階顯示卡也會有Type-C或者更多的DP和HDMI介面。

最低端的顯示卡一般就沒有背板。有的有,也只是塑料,高階的一些會採用金屬的背板,甚至增加RGB光效。

前面板外殼一般由金屬和塑料組成,也是我們通過外觀區分不同品牌的標誌,有的會有RGB光效,少部分高階顯示卡外殼會帶有液晶顯示屏監測屏。


顯示卡功耗與電源選購

RTX2080Ti功耗與Vega 64相同,RTX2080顯示卡功耗比1080TI低一點。新的GTX 1660和Ti都是基本上1060的級別。下面的表格僅供參考。

多卡互聯技術

SLI和CrossFire(CF)分別是Nvidia和AMD兩家的多卡互連工作組模式,其本質是差不多的。其中N卡需要獨立購買交火橋,而且雙卡執行是會有效能損失。另外就是支援雙顯示卡的遊戲比較少。簡單來說就是把讓兩個同樣的顯示卡同時一起分擔做一個專案。


其他

  • 注意假卡、礦卡

市場上如果你看到價格很便宜的二手顯示卡這些。一定要小心,可能是用很低端顯示卡刷名字上來的假卡,或者是即將報廢的礦卡。假卡跑魯大師的fps和一玩遊戲就會暴露。礦卡就很難辨別了,即使1060 5G都有礦卡了。礦卡簡單來說就是一張吃過很多苦,身體已經虛弱的顯示卡,主要鑑定方式就是背板發黃。

  • 移動平臺

以前筆記本顯示卡950m和桌上型電腦950效能差距巨大,不過後來的10系顯示卡差距已經相差無幾了。少數高階筆記本有雷電3介面,可以實現外接高階顯示卡,當然成本非常高。

  • 視訊記憶體大的顯示卡,效能未必就好,一些店就喜歡以此騙人

GT610 2G有多差大家應該也清楚,筆記本的GTX 970M 6G也很弱。現在買顯示卡基本不用考慮GT系列了。

  • 顯示卡風扇多溫度必低?

不。溫度和發熱量,熱管,散熱鰭片,風扇大小,轉速等都有關,不是一個風扇數量能解決的。

  • 同晶片的顯示卡效能是相差很小的

舉個例子,華碩1080Ti海神賣一萬,索泰1080Ti至尊賣5000。兩者遊戲效能表現是沒什麼區別的,區別在其他地方。即使這款1080ti再厲害,也遠不如一萬的2080ti的效能,其它顯示卡同理。

  • 常見顯示卡跑分軟體

其中包括了魯大師,3DMark,FurMark(俗稱甜甜圈)。其中魯大師算是最不正規的一個,跑分方面1080Ti和2080Ti分別是42萬,44萬。兩款實際差距超大的顯示卡在魯大師這裡只差0.05?所以魯大師跑分不要太在意。


如何選一個高效能顯示卡?

把自己要玩的遊戲,網上搜一下推薦配置。大多數可以網上直接查到對應配置,這裡大致講解一下:

如果只是玩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這種輕量級騰訊遊戲是根本不用獨立顯示卡也能流暢執行的。像奔騰G4600、G5500,以及七代、八代、九代酷睿的核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速龍或銳龍的APU--- 200GE、2200G、2400G核顯就更強了。雙通道記憶體的情況下能一定程度提升核顯效能,所以用核顯玩遊戲一定要買兩條記憶體條。

如果要玩1080P低畫質遊玩吃雞,逆水寒,GTA5,等大型單機遊戲的話。這裡推薦的是¥1000左右的顯示卡。但是如果要1080P高畫質就需要圖中¥2000左右的顯示卡了,就是我們常說的甜品級顯示卡,也是銷量最好的顯示卡。

如果想2K畫質玩遊戲,建議¥3200左右的顯示卡。解析度越高渲染畫素點越多,顯示卡效能要求就越高。4K畫質玩遊戲的話,建議¥6000檔的顯示卡。

至於144電競屏,有人說怕顯示卡帶不動。如果你玩遊戲的時候遊戲的FPS幀率比144低的情況下,就是沒有完全發揮這個螢幕高重新整理率的效果。

如果你的螢幕有A卡的FreeSync或者N卡的G-Sync的情況下,就能夠減少畫面撕裂,提高遊戲體驗。不過之前英偉達也宣佈了,G-Sync將會在一些FreeSync顯示器中被支援。

科普一下:畫面撕裂是因為顯示卡能輸出的幀數和顯示器支援的幀數不同。V-Sync(強制讓顯示卡和顯示器都鎖定在一個幀率)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也出現了滑鼠延遲這種問題。更高階的FreeSync和G-Sync則是直接讓顯示卡和顯示器溝通,顯示卡輸出多少幀顯示器也就跟著一起顯示多少幀,也就不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

顯示卡型號怎麼選

顯示卡品牌型號也非常多,我們該怎麼選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顯示卡品牌型號和產品定位:

一般是不建議買品牌中最便宜的那款,如果要追求一點價效比就不要買品牌中最貴的幾款,可以根據市場價格看同價位那款顯示卡,在同樣效能下誰溫度最低,或者同價格下誰做工用料最好,或者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對應的型號。

這裡很不建議,舉個例子,用非常高的價格買個頂級¥9000塊的2080,畢竟這價格2080Ti都可以入手了。

不差錢買圖中高階及以上的顯示卡肯定沒毛病。小編也做了一份十分詳細的表,供各位參考。

顯示卡超頻教程

A卡超頻就很簡單,直接右鍵桌面進入顯示卡驅動,看到如下畫面

點選,遊戲-全域性設定-全域性WattMan-右上角最大化,再往下拉

比如這塊580顯示卡,核心頻率可以直接提高7%,視訊記憶體頻率拉滿,風扇控制可以不動,功耗控制拉滿,點選右上角應用。魯大師中已經提升一萬, 不建議動電壓,容易損壞顯示卡。至於你手中的AMD顯示卡可以拉到什麼程度,你可以不動電壓嘗試,或者查詢相關資料,又或者嘗試動電壓皮一下。

N卡超頻要麻煩一些,你可以去對應的顯示卡品牌官網下載相應的超頻控制軟體。也可以直接用微星的Afterburner通用顯示卡超頻監控軟體。

網上搜一下Afterburner,找到官網的網址

進入後,往下拉,下載第一個

解壓壓縮包,安裝MSI Afterburner

這兩個勾選千萬別取消

安裝,監控顯示軟體,只有英文

安裝完成進入下圖畫面

超頻的時候一樣是拉動核心頻率,和視訊記憶體頻率,把功耗溫度拉高,然後點選確認即可,膽子大可以在設定裡面解鎖電壓,也可以在設定裡面控制風扇

遊戲監控

那要怎麼監控遊戲幀率FPS、CPU溫度、顯示卡溫度、CPU佔有率、視訊記憶體佔有率、記憶體佔有率、幀生成時間等等嘞?這裡只講一下N卡的方法。

我們點選,設定-監控

把要顯示的監控資訊,勾選最左邊,然後勾選-在OSD上顯示。當把想顯示的都選好了,點選確認就可以了,這樣進入遊戲後就有上圖顯示的樣子了。不過千萬別把軟體關掉了,最小化就好。

如果覺得預設字型太小,或者想移動位置,點選,設定-OSD顯示-更多,這樣就會看到一個全英文的介面。這個就是前面安裝的英文軟體,用於顯示監控的資訊,也不要關掉了,最小化就好。

最右下角可以調整顯示的位置,可以拉動的是調整文字大小。

小編這裡已經對顯示卡的各個地方都很詳細的講解了一遍,如果有漏了什麼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在下方留言。

玩機窮三代,敗家毀一生。本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歡迎點贊關注加收藏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