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介面不穩定經常斷開怎麼辦

USB介面(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USB匯流排技術)的問世,讓我們這幫黃土都埋到腰的老玩家在進行資料交換時放開了手腳,不用再刻光碟、拆硬碟那麼折騰了。現在USB介面也從當初的1.0發展到了現在的高速USB 3.X標準,但為什麼很多時候用起來並沒有感覺那麼快呢?

介面高不高 得這麼看

用起來感覺沒那麼快,首先得確認USB介面是不是“真”高速,打字太累,大家看下圖直觀理解吧。

最左邊的那一列的所有介面,都是基於的USB 2.0標準的,所以感覺速度不快有情可原,右邊剩下的USB 3.0和USB Type-C才有著超過100MB/s的資料傳輸速度。原因就是標準不同導致USB介面的傳輸數率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但凡事也是有例外的,如果拿著USB 3.0的U盤/行動硬碟在USB 3.0介面上也跑不出來高速,那麼有可能USB 3.0介面或裝置是假的。雖然標準要求使用藍色塑料基板標識USB 3.0介面,但某些廠商為了省錢或虛假宣傳吧,把USB 2.0等低速介面也用這樣的方式做出來,坑人。想要正確識別,就只能往介面裡面認真瞅瞅了,如果藍色塑料基板前部沒有額外的5個觸點,就是假3.0、真2.0了。

注意高速USB介面內新增觸點的位置

Type-C也不一定是真高速

好的,USB 3.0有作假的可能,那Type-C肯定就能始終跑出來高速吧。你看,又天真了吧?這得先從USB的新標準說起。

USB標準組織把USB 3.0/3.1改名為USB 3.1 Gen 1/Gen 2,代表它們的傳輸速率。而USB介面樣式,則用Type-A、Type-B、Type-C進行區分。像USB 3.0就是使用USB Type-A介面樣式、USB 3.1 Gen 1標準的高速介面。

而Type-C呢,雖然是全新的介面標準,但在廠商那邊,變成了一種介面樣式,至於它代表哪種USB標準,除了看廠商們的心情外,就要認真看它的標識和產品詳情了。

USB Type-C介面已經如此,那使用它的外設玩法就更多了,到底是USB 3.1 Gen1(USB 3.0)還是是USB 3.1 Gen2就看產品的詳情頁面上有沒有詳細說明了。

從實際速度可以看出,這款U盤顯然是USB 3.1 Gen1標準的

最後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的USB線纜不合格,也是會影響USB的傳輸速度的,雖然沒有USB 2.0和USB 3.0的差距那麼大吧,但掉速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