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螢幕模式選哪個好

*本文來自花粉俱樂部論壇-請稱呼我所長

前幾天有花粉問所長,手機螢幕看起來都差不多,為啥用起來差距就那麼大?到底什麼樣的螢幕才是好螢幕呢?帶著花粉的疑問,所長整理出了這篇乾貨!

這裡我們要重點聊一聊螢幕素質了,螢幕作為手機中最重要、成本最高的配件之一,再購買手機時應該被格外關注。BUT面對各種專業名詞,各種材質的螢幕,到底如何選擇呢?不懂的小白憑感覺亂選,懂一點的又在TFT、IPS、AMOLED、PMOLED裡面糾結不已,傻傻分不清。

其實歸咎根底,大家把握兩點就夠了:LCD屏和OLED屏,其餘的都是分支。

囉裡囉嗦了這麼多,所長還是趕緊先告訴大家這兩種螢幕的優缺點,給大家一個選購指南,深究技術原理的部分所長放在最後好了。

1.OLED螢幕(相對於LCD螢幕)

優點:顯示色彩豔麗飽滿,色域廣,效果討喜,輕薄,功耗小省電,反應快更應手,柔性佳(未來可彎折螢幕的出現),支援屏下指紋(自發光的特點)

缺點:壽命相對較短(燒屏),亮度越低頻閃越嚴重,彩邊鋸齒問題

2.LCD螢幕(相對於OLED螢幕)

優點:成本低,自然清晰的畫面效果,相對保護眼睛(頻閃低,但短波藍光不好)

缺點:顯示效果不如OLED,拖影現象存在,更厚更透光

大家也看到了,兩者孰優孰劣還有待商榷,但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螢幕要選OLED才好?所長覺得那是因為OLED的優點確實出眾,不僅消費者青睞,廠商也青睞,但是其缺點也很多很致命,只不過容易被大家忽略。

而LCD螢幕就顯得溫和許多,優點不亮眼,缺點不致命。

深究其理,無論是LCD屏還是OLED螢幕,畫面都是由一個個畫素構成的,而一個畫素又是由三個子畫素(RGB)進行組合的,通過不同亮度來構成不同的顏色。

RGB中R代表紅色(Rad)G代表綠色(Green)和B藍色(Blue),這三種顏色任意組合,即可構成我們日常所見的所有顏色。

LCD螢幕的結構如下圖

其實就是在在兩片“玻璃”中間夾了個液晶層,下基板放置了薄膜電晶體,上基板還有彩色濾光層,中間的液晶層在電壓的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光特性,最後投射的時候又經過彩色濾光層產生不同的顏色。

因為光源是固定的,而且不能實現單獨發光,如果要顯示黑色的,液晶是不能完全遮擋住光源的,視覺上會顯得泛白,所以也不能熄屏顯示。

OLED螢幕就相對簡單了

有一層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圖層,當電流通過的時候,這些發光二極體就可以單獨實現發光。

也是因為OLED需要每個畫素自行發光,而不同顏色畫素點由於材質不同,發光壽命也不同,其中藍色畫素點的壽命最短。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們經常聽說使用OLED的手機出現燒屏,螢幕發紅等問題的原因。

廠商也各有對策,拿出來各種畫素排列來弱化這個問題,常見的OLED畫素排列一般有Pentile排列(簡稱P排)、鑽石排列,雖然樣式有所差異,但它們都只有兩個畫素點,需要藉助臨近畫素點才能正常成像。

而且因為OLED常常採用PWM調光,以快速開關螢幕光源的方式進行調光,雖然人眼察覺不到,但是在慢動作下,它的螢幕是在以固定的頻率進行閃爍,低頻尤其有害。

所以晚上玩手機調低亮度屏閃壞眼,調高亮度又刺眼。。。缺點非常致命,但優點同樣出色,都是因為材質簡單粗暴。

那麼,該如何選擇呢~反正所長的選擇是,兩個都可以接受,上哪個我用哪個嘍~

互動話題:手機螢幕會成為你購買手機的首要因素嗎?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