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社群使用者的活躍度(怎麼提高社群活躍度)
經常聽到大家說,我加入了一個社群,感覺最初大家都很熱情,一起討論一起學知識,可是沒過多久,潛水的人就越來越多。有時候想在群裡說個話,都沒有人迴應。其實,這就是社群不活躍的表現。那麼,從運營的角度講,我們如何提高社群的活躍度呢?
一、初始成員的嚴格篩選
秋葉老師曾在《社群營銷》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社群構成的第一要素是同好,它是社群成立的前提,所謂“同好”,是對某種事物的共同認可或行為。”正因為“同好”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建立社群初期,就要嚴格篩選初始會員,爭取讓我們找到的第一批種子使用者,就是有著共同的連線點。而不是找到一群人之後,再去培養大家的同好。這樣不僅吃力不討好,往往效果也不太高,最終導致社群的活躍度大大降低。
社群的同好,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可以是基於一個產品,比如因蘋果手機、錘子手機、小米手機而聚集到一起的果粉、錘粉、米粉;也可以是基於某一種標籤,比如二次元、極客等;也可以基於空間,比如某小區裡的廣場舞大媽群;也可以基於情感,如老鄉群、校友群等。總之,在社交關係連線下產生的共同點,都可以是同好的表現。
當我們瞭解到了社群的連線點之後,那麼我們就知道如何去篩選初始成員了。比如我們組建一個錘粉的社群,不一定要求成員每個人都有一部錘子手機,最起碼他們對於錘子科技的系列產品是充滿熱愛,對於羅永浩老師是持正面態度的。那如果一個成員,最崇拜的人是喬布斯,從筆記本到手機,用的全是蘋果產品,可能這個人就不太適合加入錘粉社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