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腦換什麼配置提高效能(老電腦升級都需要換什麼)

電腦屬於電子產品,隨著時間推移而更新換代,剛購買回來的時候還是比較流暢的,但是伴隨軟體、系統不斷更新升級,久而久之,三、五年之後大多數電腦都需要服役,比如電腦出現卡頓、執行緩慢、遊戲帶不動等問題。對於電腦,我們還可以進行升級硬體,來提升一下電腦效能。那麼對於老電腦升級加固態硬碟還是記憶體、CPU、顯示卡?下面來說一下舊電腦升級硬體建議。

首先說下CPU是電腦最核心的硬體,決定的是一臺電腦運算能力。大多數的情況下,CPU使用率比較高,經常出現滿載的情況,並且感覺相當的卡頓,這種情況就是CPU效能不足導致的。CPU升級更換需要看與主機板的相容性問題,老電腦的主機板的CPU插槽型別不一樣,導致不能相容新一代的CPU,所以如果想要搭配新一代CPU,必須要更換主機板了,成本代價有點高,因為更換了主機板、CPU,可能記憶體也需要更換。如果不換主機板的情況下升級CPU,可能基本也停產了,只要買二手了進行升級了,過於老舊的電腦,建議不用考慮單獨升級CPU了。

接著就是記憶體,記憶體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樑,電腦中所有程式的執行都是在記憶體中進行的。記憶體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資料,以及與硬碟等裝置交換的資料。只要電腦在執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資料調到記憶體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因此記憶體的效能對電腦的影響非常大。一般情況下,在記憶體容量已經足夠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再繼續增加記憶體容量則基本不會對系統執行速度太多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盲目增加記憶體容量,卻感受不到快的原因。對於目前來說,常用的軟體、大多數的遊戲,8G容量基本足夠使用,當然也有一些要求苛刻的軟體和大型遊戲,對記憶體容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可能需要16G,甚至更高容量,具體還需要看軟體或者遊戲對記憶體的要求,至於需不需要升級,可以網上搜尋你玩的遊戲或者使用的大型軟體的電腦配置要求,對記憶體容量的要求,是否可以滿足所需。

 再下來就是硬碟 之前的電腦,用的絕大部分都是機械硬碟,用久了就會出現卡頓,是因為機械硬碟的原理是電機驅動光磁,時間一久就會出現硬碟的轉數達不到,或者有壞道,等等問題,而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結構,所以固態硬碟對系統、軟體的執行速度提升效果十分顯著的,也是使用者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固態硬碟打破了機械硬碟效能瓶頸,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基本在500MB/s左右,而機械硬碟讀寫速度基本在100MB/s左右。所以為什麼通常無論是新電腦還是老電腦升級了固態硬碟之後,開機有了明顯的提升,通常10秒左右就可以開機進入系統桌面中,因為系統是安裝在固態硬碟中的,開機進系統就相當於讀取系統檔案,硬碟讀寫速度快了,開機速度自然就會快了,軟體也是同理,也需要讀寫操作。還包括遊戲也有一定的提升,當然並不是對遊戲幀數、畫質的影響,而是提升遊戲載入時間,畢竟遊戲的檔案也是存放硬碟中的,所以建議將常用軟體和常玩遊戲放入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同容量的情況下,固態硬碟無疑是貴的太多,所以通常我們選購固態硬碟的時候,建議首選240GB-512GB容量,足夠存放作業系統與常用軟體。

最後是顯示卡決定的是3D圖形效能,是否升級獨立顯示卡,就需要看個人需求了,如果平時只用作日常普通使用、辦公、娛樂,基本不需要升級顯示卡,除非是遊戲玩家、3D建模設計師、生產力需求等顯示卡需求者,但是如果有3D大型遊戲需求,發現遊戲幀數比較低,要麼你選擇降低畫質,或者升級效能更好的顯示卡了,降低畫質還不能流暢的,顯示卡肯定要升級了。

  當然升級顯示卡,還需要注意與CPU的均衡性,如果CPU的效能過弱,可能也會導致無法發揮顯示卡的全部效能。此外,升級顯示卡需要看現在的電源功率是否滿足,因為顯示卡是功耗大戶,顯示卡效能提升了,功耗也隨之提高。

玩遊戲畫面卡頓,幀數不高怎麼升級?

  如果日常不卡,但是玩遊戲畫面卡頓、遊戲幀數不高,說明顯示卡效能低,建議升級顯示卡。如果CPU也比較差,CPU也需要升級,並且如果記憶體容量偏小,只有4GB容量,也需要考慮升級記憶體,目前記憶體建議至少8G起步。

電腦開機慢、遊戲載入時間長、執行軟體等很慢怎麼升級?

  電腦開機慢、遊戲載入時間長,這種情況肯定是升級固態硬碟,並且將系統、遊戲、軟體放入固態硬碟中進行測試,應該能解決。

多開網頁、軟體、遊戲慢怎麼升級?

  單獨開的少不慢,但是多開太多就會慢,多數和CPU和記憶體有關,建議在工作管理員看下是記憶體還是CPU佔用率過高,滿載的情況。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建議只更換硬碟可以大幅提升執行速度,但對遊戲幀數沒辦法調整,只能寄希望於顯示卡,希望這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