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做視訊剪輯(剪輯怎樣裁剪視訊)
其實一直想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時間,今天正好有空,給大家寫點乾貨。所以這篇文章會很長,如果真的對剪輯感興趣的同學,建議你認真看完。
從三個方面講吧:混剪和個人vlog,短視訊,長視訊。今天先來說說混剪和個人vlog。
混剪
首先講講混剪吧,這應該是大家最感興趣的部分,很多人接觸剪輯應該都是從混剪開始吧,B站那些高燃高帥的混剪大片,那些極致卡點。
那麼究竟怎麼才能做一部優秀的混剪呢?
框架搭建/主題選擇
優秀的題材才能讓你在一眾混剪中脫穎而出,要麼足夠有趣,要麼足夠有共鳴,這兩個是 我認為混剪中比較重要的兩個部分。
以下是我在B站看到覺得眼前一亮,或是比較新穎,能夠打動我的題材,其實還有很多,這裡只列舉了幾個,這些混剪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相信每個想做混剪的人都會有一個起因,也會有最受打動的片段,那麼不妨用那個最打動你的片段來搭建視訊的整體框架,再不斷填充血肉,使其完整。
音樂的選擇
混剪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音樂的踩點來切換鏡頭,踩點踩什麼,當然是音樂的節奏,節奏過慢讓人感到枯燥無聊,節奏過快則讓人眼花繚亂,所以選一首張弛有度、快慢結合、節奏流暢的音樂就贏了一半了。
剪輯再牛逼,音樂平庸,片子就會平庸;音樂牛逼,就算剪輯的糙一點也沒關係。音樂是最直觀的東西,它有著自帶的情緒,“興奮”、“感動”、“恐懼”、“壓抑”,這些一聽就能聽出來。
所以如果要剪燃向的視訊,一定不能挑選較為平緩的音樂,音樂情緒不對,整個視訊的感覺也就不對。
《Fire》、《Sold out》、《natural》、《Help is on the way》、《From the ashes reborn》、《Born ready》、《visions》、《Believer》、《real good feeling》、《intro》、《Lock Me Up》、《Digital World》、《Oh The Larceny》、《Holocene》、《 Up All Night》、《Diamond Eyes》、《dance monkey》、《champion》、《King》
對於以上音樂,經常看混剪的人估計都不會陌生,因為實在是見得太多太多了。其實我個人認為儘量不要使用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在題材相似時,就像撞稿了一樣。
建議大家,聽到不錯的音樂一定要及時去找並儲存下來,優秀的素材可遇不可求。
鏡頭的選擇
鏡頭選擇也是混剪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很多新手剛開始混剪時,挑選鏡頭都是個大難題。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先去預告片裡選,無論電影、電視還是動漫,都會有預告,一般預告絕對是整個片子中的精華部分。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下載預告片的網站——預告片世界,該網站除了預告片之外,還提供電影花絮下載,預告片資源也比較全面。
網址:https://www.yugaopian.cn/(複製到瀏覽器開啟即可)
其他的就選自己最喜歡的鏡頭,其實做混剪之前,建議大家先對素材做一個分類,以動向或景別或內容進行分類,這樣後期剪輯的效率將會大大提升!
音效與音響
很多UP主都會在BGM中保留人聲,甚至有不少視訊就是以人物對話串聯的,這樣是為了讓片子產生一種敘事感。
此外加入一定的音效會加強視訊的可看性和流暢度,尤其是這種燃向的視訊,打鬥場面必不可少,所以需要加入一些打鬥聲、刀劍聲等等。
剪輯技巧
(1)、鏡頭之間的視點和動勢最好銜接上
在進行鏡頭剪下時,一定要注意鏡頭之間的邏輯關係,兩組鏡頭之間應當有情緒的遞進或承接。這種關聯性可以是相同的視覺主體,可以是類似的動作或者場景,也可以是鏡頭間相似的運動走向。例如上個鏡頭的視覺重點在畫面右側,那麼你的下個鏡頭的畫面重點也應該在畫面右側。
當然僅僅是把相關聯的鏡頭剪下到一起是不行的,那樣雖然視覺上比較舒服,卻會失去一定的敘事性,也會比較呆板。好看的鏡頭串聯應該像書法,有斷有連,有開有合,這個也就是俗稱的手感。
(2)、根據音樂的走勢剪輯,但是不要把所有的鏡頭都壓在節奏上
卡點剪輯並不是全程卡點,所有的鏡頭都壓在節奏上,首先很楞,很呆板就不說了,觀眾都能猜得出你每一個鏡頭切換的點,沒什麼意思,這又不是MV,全程按照歌曲的剪輯,你的重點還是講故事。
還有就是,每一個鏡頭都壓在節奏點上,爽是爽了,但是到了高潮或者需要強化的片段,再壓在節奏上,就沒有震撼的效果了,整個視訊都卡點,就會造成整個片子只有卡點,片子的情緒就會很平,效果也就出不來了。
好的剪輯,包括混剪都應該是抑揚頓挫,有情緒起伏的。
(3)、拿捏好鏡頭節奏
一支優秀的視訊應當是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的。鏡頭的節奏變化應當此起彼伏,有長有短,在連續快鏡頭中穿插慢鏡頭,在連續近景中突然加入遠景,在打鬥場景中增添場景描寫。人物對話也不能一直是乾巴巴的兩個人,而應該加入其它元素,例如場景描述等,增添趣味性,在剪輯時我們永遠要給出變化。
(4)、完整的反應鏈條
這麼說有點難以理解,舉個例子,上一個鏡頭說出的對話,下一個鏡頭一定要接住,利用其他人的對話或者反應,另一句話等來接住。總之一定要給出迴應,尤其是混剪視訊,不要一句話講到一半,要有始有終。
音樂卡點技巧
前面提到了混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踩點,但這個踩點並不是真的讓你踩在點上,人耳對聽覺的主觀感應是非常敏銳的。所以剪輯師在進行剪輯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切聲音,後切畫面。
所以我們在進行音樂踩點時,應該在鼓點後一兩幀再切畫面,這才是最符合聽覺視覺感官的。
另外仍需注意的一點就是音樂往往是一個或多個旋律的迴圈,也就是說,難免有重複性,但剪輯是不能重複的,你不能讓觀眾猜到你的下一個鏡頭是什麼,所以在音樂踩點的時候,大可不必每個點都踩,猜不到的鏡頭銜接和故事構成才是最驚喜的。
個人vlog
個人vlog其實就我自己來說,我出去玩的vlog什麼的,都是手機拍攝和剪輯的,稍難一點的部分才會用到電腦,比如說做個片頭啥的,現在的手機剪輯效果還是可以的,缺點是畫質確實不行,匯出4K還沒有電腦匯出的1080清晰,不過這是手機剪輯軟體的通病,可以理解。
之前我也曾寫過手機剪輯軟體推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戳→
要拍什麼型別的vlog
vlog是什麼?是你的個人視訊日誌,是你記錄生活的動態日記。
所有的視訊都需要先確定主題,混剪時如此,vlog也是如此。vlog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以時間為緯度,例如我的一天;一是以事件為緯度,例如畢業旅行。
但是你的vlog一定得是有意義的,不能是流水賬一樣的記錄生活。
列好拍攝清單
vlog跟混剪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得自己拍,而混剪有現成的素材不說,景別構圖這些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只需要挑選素材就行。
那麼怎麼拍呢?拍的太多,不知哪些是有用的;拍的太少,可用的素材太少;拍的太碎,剪輯時不知道該如何銜接。
所以在拍攝之前,就必須要把所有的拍攝必要步驟寫下來,剩下的鏡頭就可以任意組合發揮了。
趣味點的選擇
可能這樣說大家不太理解趣味點是什麼,其實趣味點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東西。
給觀眾一個出其不意的情節設定,或是鏡頭串聯方式與眾不同,或是片子主題性出眾,總之要帶給觀眾新鮮感,做vlog的人那麼多,想要出彩總得玩出點新花樣。
最好能有一兩個噱頭,例如疫情期間,很多網紅的“美國就連主食都買不到了”,雖然有譁眾取寵之嫌,但內容也的確會更加吸引人。
如何剪輯
(1)特別的片頭和片尾
有趣的開頭結尾能給視訊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這裡為大家提供了兩個片頭+一個片尾,僅供參考,其實大家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玩出更多花樣~
(2)音樂處理方式
音樂自動剪輯技巧,很多人的vlog都不會太長,但音樂比視訊長怎麼辦呢,音樂自動剪輯技巧如下:
50
(3)特殊的轉場技巧
vlog和混剪不同,其實vlog更應該弱化轉場,但一直平切也會讓人無聊,所以完全可以加點特殊的轉場,說不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篇幅有限,混剪和vlog就先寫到這裡了,大家有任何關於後期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啊,我很樂意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