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真的有竊聽功能嗎(手機app能聽到你聊天的內容)
小夥伴們有沒有遇到過剛跟人談論一個話題,結果之後就會在手機上刷到相關訊息或購物推薦的情況?
對此,有不少網友都懷疑是App在偷偷錄音,才能實現這麼精準的廣告推送。而近日,有關手機App錄音監控使用者的問題,終於有大佬出面表態了!
這段360創始人周鴻禕的訪談視訊,一經播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嚇得各路網友都迅速關閉了所有App的攝像頭和麥克風許可權,畢竟誰也不想平白無故被監視。
但App錄音這嘛事就算是實錘了嗎?下面君君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01. 錄音監控並非實錘
雖說已有科技大佬出面發聲,但手機App錄音監控這一結論目前卻並沒有真正實錘。
而且除了小部分流氓軟體外,相信也很少有App會選擇這種價效比極低的資料獲取方式,主要原因有5點:
1、錄音監控易被發現風險太高
App想要實現錄音監控就必須佔用系統資源,而長時間的佔用會導致手機出現明顯的卡頓、發熱現象。而且錄音傳輸反饋需要有網路,如果沒wifi那就一定會耗費移動流量,所以月底一查流量使用情況就很容易暴露!
2、麥克風許可權有限制
目前手機的麥克風許可權都只能被單一APP呼叫,想要多個App同時呼叫是不可能實現的,那如果碰到某軟體佔坑不讓的情況,其他App還怎麼錄音監控?
3、資料分析技術有限
即便是成功傳回了錄音,以如今的NLP(自然語言處理)水平也根本做不到精準的內容分析,不信的話你跟Siri或是小愛同學玩玩,看看是不是所有話Ta都聽得懂。
4、環境聲嘈雜
手機麥克風的收音效果有限,各種噪音都會被記錄成為干擾項,想要分析出有用的資訊就更難了。
5、成本太高不划算
以淘寶App為例,目前平臺坐擁幾億使用者,如果每個人都要錄音監控,那伺服器的規模以及開銷會有多大可想而知。況且分析錄音也不是一定能帶來收益,這這樣的轉化率實在太低。
02. 防止App獲取個人資訊的技巧
雖說錄音監控是不太現實,但保不準就有個別不良軟體鋌而走險,所以想要防止個人資訊的洩露還得從App的許可權管理做起,要重點注意的一共是這三個許可權:
1、攝像頭及相簿許可權
建議開放許可權的APP類別:攝影工具類、視訊工具類、圖片編輯類以及金融支付類(臉部識別認證)。
2、麥克風許可權
建議開放許可權的APP類別:視訊類、社交類、工具類以及遊戲類。
比如【王者榮耀】開黑,各種策略的組織和執行都需要開通語音來進行溝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