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如何掛載硬碟(centos怎麼掛載硬碟)
本系列文章是把作者剛接觸和學習Linux時候的實操記錄分享出來,內容主要包括Linux入門的一些理論概念知識、Web程式、mysql資料庫的簡單安裝部署,希望能夠幫到一些初學者,少走一些彎路。
注意:
Linux下區分大小寫
Linux多使用者多執行緒
Linux下每個檔案和目錄都有訪問許可權
Linux掛載新硬碟
這節主要是常用的一些磁碟操作命令。
一、檢視磁碟
# df -lh #檢視磁碟佔用情況,同時可以檢視已掛載的磁碟及其掛載位置 # fdisk -l #檢視所有的磁碟分割槽
圖中/dev/sdb下無分割槽資訊,表示未進行初始化分割槽。
二、硬碟分割槽
# fdisk /dev/xvdb
根據提示,依次輸入“n”,“p”“1”,“wq”,分割槽就開始了,很快就會完成。
步驟1,輸入分割槽操作命令:n表示新建分割槽,即設定新的硬碟分割區。 步驟2,輸入分割槽型別:p表示主分割槽,e表示擴充套件分割槽。 步驟3,輸入分割槽號:1表示分割槽號,或直接回車表示分割槽號預設選擇1。 步驟4,輸入起始扇區數,預設是從頭開始即2048,一般都是選擇預設。 步驟5,輸入結束扇區數,預設是磁碟的尾部扇區,即整個磁碟的結束。如果需要建立多個分割槽,則結束分割槽要填寫具體的扇區數,但是我們基本不這麼做,一般我們要建的分割槽都是固定的大小,可以起始扇區選擇預設,結束扇區輸入 20G,則該分割槽為20GB,系統會自動選擇結束扇區。 步驟6,儲存退出:wq表示儲存退出。
引數說明:
m :顯示選單和幫助資訊 a :活動分割槽標記/引導分割槽 d :刪除分割槽 l :顯示分割槽型別 n :新建分割槽 p :顯示分割槽資訊 q :退出不儲存 t :設定分割槽號 v :進行分割槽檢查 w :儲存修改 x :擴充套件應用,高階功能
注意:fdisk分割槽為MBR格式,最大支援2TB,超過2TB需要用GPT格式,GPT格式需要使用parted命令,這裡不再贅述。
三、格式化分割槽
# mkfs -t ext4 /dev/vdb1 注:ext4格式
四、掛載分割槽
# mkdir /homework # mount /dev/xvdb1 /homework #單獨掛載到某個目錄 # df -lh #檢視磁碟使用情況和掛載情況 # umount /dev/xvdb1 #解除安裝某個分割槽 說明:/homework 表示預設掛載位置,使用mount掛在後重啟系統掛載不再生效,需要新增開啟啟動。
五、新增分割槽啟動自動掛載
# echo '/dev/xvdb1 /homework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或者編輯/etc/fstab,在下面增加/dev/xvdb1 /homework ext4 defaults 0 0 # mount –a #掛載所有新分割槽 # cat /etc/fstab #檢視寫入分割槽資訊
IT小胖豆:初學者踩坑之路及過程分享,希望能夠幫到一些初學者,歡迎各位IT打工人,入坑討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