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黑白照片還原成彩色(黑白老照片怎麼修復清晰)

你看過“彩色還原”的黑白老照片嗎?在當代科技的輔助之下,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前世界色彩繽紛的模樣,但你有想過嗎?這些顏色應該怎樣填才會符合原本樣子?

我們先來看看老照片上色的經典照片,奧黛麗赫本就有非常多的照片是黑白的,通過後期技術上色,讓赫本看著更驚豔。

這到底是攝影師根據自己的審美來上色,還是要參考相關資料呢?相隔幾十年,誰又有相關資料呢?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回顧攝影史,會發現給黑白照片上色並非新鮮事,早在攝影術發展之初就已經有人這麼做。但無論透過手繪,或是還不成熟的疊色技術,當時得出的照片色彩大多仍有明顯失真。

即便現在有科技輔助,還原照片仍然是場大工程。致力還原老照片的“英國著色藝術家”Jordan Lloyd曾經說過相關的問題,他表示他自己上色一張照片通常得耗費數小時、好幾天,最長甚至需要將近一個月,才能完成上色。

但並不是隨意添上喜歡的顏色即可,重要的是延續、甚至重建照片背後的故事與歷史。為求色彩真實,這些“照片著色藝術家”必須事先進行大量資料研究,研究範圍包括日記、傳記、政府檔案和舊廣告等等,必要時也會和歷史學家合作,甚至是一個珍珠項鍊上的一顆珍珠、衣服上的一顆鈕釦,都要查詢相關資料再做決定。

要還原照片,除了務求色彩正確,還必須考慮光線,比方光源的方向、時間點與大氣情況。以下面這張照片為例:根據照片中人被照射出長長的影子,作為光源的太陽位置也相當低,可以判斷當時是黃昏時分。因此藝術家在色彩重建時,就必須為車身補上淡橘色的折射色彩。

然而,也有些人主張老照片就應該“原封不動、原汁原味”的儲存,反對為黑白照片上色,甚至將之稱作“蓄意破壞”或“褻瀆歷史”。不過,Lloyd點出還原照片色彩的目標,並不是要取代老照片,而希望是能為事實提供一種“補充”。

當照片失去色彩,你會很容易只把每張照片視為一個整體,但添上色彩後一切就不同了。色彩重現的意義其實超乎大家想象,人們會開始觀察照片的細節,發現照片藏了多少精彩故事,也不會再把過去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透過這些以史實、事實根據還原的照片,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記憶、回憶與歷史。瞧瞧這些上了色的老照片,是否也感受到他們的獨特魅力呢?

對於老照片上色這種行為,你認為原汁原味地儲存好,還是上色還原當時人們眼中的世界好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在家學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