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如何做3D圖片合成

一幅畫面最講究的是空間立體感,於是層出不窮三維、四維及五維的視覺效果,3D成像是依靠人的兩眼形成視覺差產生,照片的的空間立體感主要體現在層次與景深上,這也不是每一張照片都能具備的,但可以通過後期製作有效提升空間立體感及層次的豐富性。

合成花叢前景

第1步:開啟一張公園拍攝的美女照片,身穿白色拖地紗裙,打著半透明蕾絲小洋傘,裝扮精緻可人兒,在綠樹叢蔭間景深層次兼有,如圖1所示。

       

圖1 拍攝的人物風景照片

第2步:為了更加豐富畫面效果,美化環境,體現三維空間感,開啟一張花叢摳圖素材的PSD格式檔案,如圖2所示。

       

圖2 花叢素材圖片

第3步:將花叢的素材拖至人像照片中,放置於畫面前景作為修飾,這時人物後退空間感立現,如圖3所示。

       

圖3 放置花叢前景

新增背景光效

第4步:再開啟一張光效素材的PSD格式分圖層檔案,準備用於新增畫面背景的光線,如圖4所示。

       

圖4 光效素材圖片

第5步:同樣拖至人像照片中,按快捷鍵Ctrl T鍵,建立變換選框,縮放旋轉與定位光效素材圖片的位置在畫面光源處,如圖5所示。

       

圖5 置入光效素材

第6步:開啟“圖層”面板,“圖層1”層“設定圖層的混合模式”為“濾色”,“不透明度”值為“75%”,疊加上背景光效,接著新增“圖層1”層蒙版,如圖6所示。

       

圖6 新增光效設定圖層模式

第7步:光效素材殘留有生硬邊緣,在工具箱上選取“漸變工具”,開啟工具選項欄,“點按可編輯漸變”為“前景色到透明漸變”,點按“線性漸變”按鈕,“模式”為“正常”,設定“不透明度”值為“100%”,勾選“仿色”與“透明區域”,如圖7所示。

       

圖7 設定“漸變工具”的工具選項欄

第8步:選取“圖層1”層的蒙版,在光效的邊緣上拉伸線性漸變,隱去各邊生硬痕跡,自然融於畫面,如圖8所示,順勢在蒙版上用“不透明度”為“30%”的“畫筆工具”,輕輕擦除一些覆蓋人物的光效,保留少許衝光感就行。

       

圖8 “漸變工具”隱去生硬邊緣

通透畫面色彩

第9步:按快捷鍵Shift Ctrl E鍵合併可見層,在選單欄上的“影象”選單中,執行“調整”>“可選顏色”命令,如圖9所示。

       

圖9 執行“可選顏色”命令

第10步:在彈出的“可選顏色”對話方塊中,“顏色”選取“紅色”,“方法”點選“絕對”,設定“青色”值為“-10%”,“黃色”值為“-10%”,“黑色”值為“-10%”,提亮紅潤膚色,如圖10所示。

       

圖10 設定“可選顏色”對話方塊提亮膚色

第11步:然後,切換“顏色”選取“綠色”,設定“青色”值為“-20%”,“洋紅”值為“-15%”,“黃色”值為“20%”,“黑色”值為“-15%”;又切換“顏色”選取“黃色”,設定“青色”值為“10%”,“洋紅”值為“10%”,“黃色”值為“20%”,“黑色”值為“-10%”,提升環境植被的通透度,如圖11所示。

       

圖11 設定“可選顏色”對話方塊提升環境色彩

第12步:按快捷鍵Ctrl U鍵,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方塊中,分別選取“紅色”和“黃色”,設定“飽和度”值為“10”,加強畫面色調飽和度,如圖12所示。

       

圖12 設定“色相/飽和度”對話方塊加強飽和度

最後,對比在原有的畫面基礎上新增了前景及光效後,營造出環境的空間立體感,並且意境美感也大大增加,如圖13所示。

       

圖13 製作3D映象空間效果前後的對比

拍攝中,景物貧乏或取景不佳的情況下,利用多樣性的素材實現3D映象空間的特效合成,提升了照片畫面的觀賞效果,增加了豐富層面,不失是一種好的處理途徑。

小貼士:3D映象空間效果的表現訣竅在於前後景深的控制,以及光效的配合,還需要平時積攢大量的景物摳圖素材,便於合成使用。

文/後期:劉京燕(蘭草青幽) 攝影:振飛

本文節選自《Photoshop人像攝影后期核心技法寶典》一書第8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