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無線監控攝像頭安裝方法
寫在前面
攝像頭應該大家都不會陌生,裝攝像頭,無非就是看車、看房、看孩子,起到一個監控作用。而且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攝像頭可以直接通過手機上檢視,非常的方便。
但傳統攝像頭的安裝都有條件限制,特別是戶外攝像頭。比如,必須有電源線,或者是必須有網線,兩者缺一不可,雖然網路覆蓋可以解決網線問題,但電源是不可避免的。也因此如果要在未事先佈線的位置安裝攝像頭,還是非常麻煩的,但現實中,那些位置可能更需要有個監控。
最近小區正在整修,外來車輛比較多,而且小區旁邊又有地鐵施工,而停車位恰恰就在這個“危險”位置。小區群裡也是時不時有鄰居反應,自己車子被刮擦,或者車身有沾上水泥等等,而這個位置剛好是小區裡監控盲區。因為我家的車子也經常停這一排,又正好在樓下,於是就在某東下單買了個攝像頭。
戶外攝像頭看了好幾個,但因為大部分要求接電源,如果真的安裝就需要在室內引一條電線出去,非常麻煩,也是一個大工程。剛好看到了小米釋出的戶外攝像頭,還是電池版的,而且那天有活動,就立馬下單了。
開箱
送貨還是非常快的,下單後第二天就到貨了。包裝上可以看到小米攝像機的外觀。
其實和普通攝像機相比,這款室外攝像機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兩部分。其好處就是網路的穩定性會更好,而且室內機可以有了多種方式外接儲存選擇。這裡配的電源線和充電頭主要是給室內機供電使用。
室內機和室外機的主體都是採用了白色配色,顯得乾淨簡潔,也是一如既往米系產品的風格。而室外機的前端是一塊黑色設計,涵蓋了PIR紅外感測器、紅外補光和攝像頭。另外,這款室外機是內建了5700mAh的鋰電池,因為並非實時錄影,而是感應到人體活動後才開啟工作,耗電量並不高,也就不用擔心天天要充電了。
室內機的外觀更像一個迷你版的路由器,主體是扁的橢圓盒子設計,後面 了兩根靈活的天線。而後面是豐富的介面設計,從左到右,有網線端、U盤插孔、TF卡和USB-C口,滿足使用者不同的儲存需求,當然如果有需求,還可以開通雲端儲存。
室外機的設計外觀還是挺不錯的,主體一個橢圓形,而支架是可以手動調節方向的。因為不用接線,所以整個外觀顯得更為簡約。
前端出廠貼了一張膜,撕掉後就可以看到攝像頭和感應器所在位置。雖然比較遺憾不是雲臺版,但130°廣視角對於用來監控是綽綽有餘了,F2.1大光圈,1080P解析度,當然也具備了夜視功能,最大可以7米遠距離夜視。
而且作為室外攝像機,對於雨雪高溫等環境條件也不用擔心,小米戶外攝像頭電池版可以做到從-20℃到50℃的溫差範圍內工作,IP65級防塵防水。後面也會做個實測,看看這個防水效果如何。
在攝像頭的底部有一個矽膠的防塵蓋,這個既是電源鍵/重置,開啟也是一個充電口。可以選擇拆下來充電,或者充電寶供電。充滿基本在一兩個小時。
上牆安裝比較簡單,在支架的底部有一枚防撬螺絲,擰開就可以取下攝像頭,直接安裝底座就可以。
APP連線使用
如果家裡已經有了很多米家產品,那繫結APP就比較方便了。可以選擇掃描攝像頭機身二維碼,或者手動查詢智慧硬體來選擇。中間的過程就和繫結小米其他產品類似了,會有步驟的提醒,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另外和其他智慧硬體不同的是,第一步連線室內機,連完後就需要連線室內機,所以要連兩次。從這個APP介面佈局來看,這個室內機是可以連線多款室外機的,不過可惜,目前買了僅一個室外機。而APP主要功能是可以實時觀察、通話、一些裝置的各種設定,以及移動偵測和緊急情況的提醒。
裝置使用
安裝的位置是餐廳窗外旁邊的空調罩上,而對準的位置剛好是樓下的停車位,安裝還是比較簡單,打兩個孔,然後用螺絲固定底座,再將攝像頭固定上就可以了。
安裝完成後的監控畫面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樓下這一排車位都清晰可見。不過這款攝像頭並非是實時錄影,而且通過PIR人體紅外偵測,或者攝像頭被移動了,就開始自動錄影。當然,如果要實時遠端檢視,也是可以的。如果家裡有帶螢幕的小愛同學,也是可以隨時檢視。
防水效果如何呢?裝上後的第三天,就碰上臺風天了,還一直擔心這款攝像頭會不會進水淋溼不能用了。可以看到攝像頭記錄下的狂風暴雨的畫面,這個雨水就像臉盆倒水一樣,這個也是今年第二次比較厲害的颱風了,上一次是颱風”煙花“。
幸好,第二天台風就轉向了,只有零星小雨,去看了看,小米室外攝像機電池版依然堅挺,還在正常工作中。
白天和夜間畫面對比,在夜間雖然畫質上難免會有損失,不過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的車輛和人員走動。
這個是動態效果下,因為做成動圖後,視訊畫面有壓縮,實際效果會好很多。
這個是白天的監控效果,那清晰度就更高了。
來看看8倍變焦的效果,如果玻璃沒反光,估計車內的情形都可以看清楚了。
總結:
小米室外攝像機電池版對於環境條件限制但又有監控需求的使用者,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彌補,因為並非實時錄影,所以耗電量也並不高,但又可以滿足使用者隨時遠端監控,目前用了一週左右,耗電不到10%,而且我安裝位置其實人員走動並不多,所以續航應該會更久一些。
當然,也有條件限制和不足,比如室內機和室外機要在15米內,還有需要體驗AI人臉識別的,需要開通雲端儲存服務。關於充電,如果裝的位置比較高的,充電就不是很方便了。
推薦使用者,比如像LEO這樣需要看車的,或者需要看院子,但又沒有電源線的,還有一些是城市樓房使用者,門口需要安裝攝像頭,但從室內接線麻煩的,這款裝置是比較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