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師怎樣剪輯視訊

在各個線上視訊網站上,我們都能看到一些使用者上傳的自己製作的視訊,其中不乏畫面特效出色,利用各種視訊素材和剪輯手法出神入化的作品,令人大呼過癮!那咱們這些普通使用者能不能也過一把導演/製片癮,製作一部好看的視訊呢?

答案是:當然可以。只要我們擁有原始的視訊素材,我們同樣可以利用一些視訊編輯軟體來加工出一部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目前的視訊編輯軟體很多,不少軟體相當專業也相當複雜,而且還要付費。就普通使用者而言,出於玩的目的,無論是軟體過分複雜,還是要付費,顯然都不合時宜。就筆者自己使用過的視訊編輯軟體而言,比較符合普通使用者需求的有微軟的MovieMaker以及現在風靡一時的“愛剪輯”。而這次我們就教大家用MovieMaker這款軟體來編輯視訊。

MovieMaker,來自微軟的Office風格簡易視訊工具

之所以讓普通使用者使用MovieMaker這款軟體來編輯視訊,主要還是因為這款軟體的使用足夠簡單和方便,事實上如果經常使用微軟的Office軟體的話,那麼對於MovieMaker也不會感到特別陌生,微軟的大多數軟體基本是一個相同佈局和使用方式,上手起來速度比較快。

軟體的佈局和Office比較接近

除了簡單易用以外,MovieMaker還有三個優點:一個是它的SIZE很小,僅有56MB,和其他視訊編輯軟體動輒數百兆,上GB相比,MovieMaker簡直就是“小精靈”,所以下載安裝都相對更方便一些;另一個優點是MovieMaker不用擔心繫統的相容性,從WindowsXP到現在Windows 10,MovieMaker都能正常工作(不同版本功能上有一些區別)。而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優點,是MovieMaker完全免費。如果使用者的系統是WindowsXP,那麼系統已經整合了MovieMaker這款軟體,直接開啟即可。如果Windows 7及以上系統的話,那麼則沒有整合這款軟體,使用者需要單獨去微軟官網上下載,下載完成後安裝即可。不過2012年之後的MovieMaker無論是功能還是介面比之前的版本都要很大的不同,所以不管是什麼微軟系統,我們都推薦使用者下載最新的MovieMaker。

Step By Step,從“開始”的基礎功能說起

MovieMaker的功能不能說強大,但是很全面,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只要不追求過於華麗的特效,MovieMaker完全足夠。很人性化的是,MovieMaker的所有特效都可以提前預覽,這樣使用者就能知道視訊編輯的效果到底合不合自己的心意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這款軟體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蒐集素材及選擇風格

要編輯就首先需要視訊素材,MovieMaker可以支援主流的視訊格式,包括MP4、AVI等等,必須要注意的是,MovieMaker在執行的時候,可以選擇多個視訊素材,但只能最終合成一個視訊輸出,所有素材都只能編輯為一個視訊。

開啟軟體後,在開始選單欄選擇“新增視訊和照片”,就能選擇你要編輯的素材了,直接在右邊的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也能新增各種素材。MovieMaker一個很強大的地方就是除了視訊外,使用者也能直接選擇照片素材進行編輯,並可以將編輯的照片合成到最終視訊中,這比很多同型別入門級視訊編輯軟體要強。

左邊框架為編輯的視訊預覽,右邊框架則是新增的素材

在視訊編輯過程中,視訊和照片的素材可以任意新增,每增加一次,MovieMaker會自動合成到之前的素材後面,並且可以直接在左邊的視訊框架中預覽。

在開始編輯視訊之前,我們可以給自己要編輯的視訊定一個風格基調。在開始選單中,微軟為使用者準備了七種風格。包括預設、流行、電影、淡化、縮放、黑白以及棕褐,其中預設就是原始素材沒有變化,而其他幾種都會在開始的素材中對畫面進行一些處理和加工。比如流行、電影等就是在視訊素材前後加入導演、編劇等元素;淡化、縮放則在前者的基礎上對畫面進行一些微處理,看起來更有效果;而黑白和棕褐則可以改變素材的畫面顏色。有趣的是,一些特別的風格會讓使用者選擇一些出場特效,比如爆炸、收縮、光影濺射等,雖然簡單但不失個性。

電影風格就會有導演、主演等元素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各種視訊風格都可以增加在任意視訊元素中間,同時這些加入的元素也會以視訊素材的方式出現,如果使用者不喜歡,或者是隻需要某種風格中的一種元素,隨時可以刪除掉自己不需要的元素,非常方便。此外,除了視訊風格外,其他諸如特效、文字,都隨時可以在視訊編輯的過程中進行增加和刪除,後面就不再贅言了。

新增背景音樂及旁白

在原有視訊素材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是視訊編輯最大的魅力所在,而這對於MovieMaker而言也很簡單,在開始選單中,只要我們選擇“新增音樂”就可以。音樂的格式可以是MP3,也可以是APE或者Flac這樣的無損音訊。

開始選單中可以新增音樂和錄製旁白

如果是要後期增加旁白的話,那麼則需要使用者有一個可以輸入聲音的麥克風,此時點選“錄製旁白”,系統會呼叫內建的錄音系統,並且將它錄入進視訊中。有趣的是,每個視訊素材都能單獨新增音樂和旁白,如果聲音的長度超過了視訊的長度,那麼聲音會自動帶入下一個素材。

能不能單獨剪接音樂的長度呢?當然是可以的,我們後面會談到這個功能。

增加文字和片頭片尾

在視訊中新增文字,或者給視訊中的音樂新增字幕,是視訊編輯常用到的功能,MovieMaker當然也可以實現。在開始選單中有“片頭”、“描述”以及“片尾”三個選項,其中“描述”就是給視訊新增文字的功能。在這裡,使用者可以給任意視訊素材新增文字,選擇此項後,視訊素材上會出現文字框,基本操作就會系統畫圖增加文字一樣,位置、大小以及字型都能自己選擇,同時還能調整文字顯示的時間。

視訊中的文字可以如Word一樣調整,同時還可以調整時間

至於片頭和片尾這兩個功能,顧名思義,自然是為使用者編輯的視訊新增一個開頭以及結尾。說實話,這個功能並不常用,畢竟開始的風格選擇中,已經有了類似的功能。只不過使用者如果願意對編輯的視訊在開始和結尾進行一些風格和特效上微調的話,那麼則可以考慮。

位移與剪裁

大多數視訊編輯軟體都可以實現視訊素材的位移和剪裁,微軟的MovieMaker做得實在是簡單及人性化。只要用滑鼠我們就能實現不同視訊素材位置的移動,左鍵點住視訊素材自己移動位置即可。包括新增的音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移動到其他視訊素材上去。事實上我們如果在左邊的框架中右鍵點選各種素材及音樂的話,都會有功能選單彈出,能實現的功能一目瞭然。還是那句話,熟悉微軟系統的人對於MovieMaker是很容易上手的。

在素材上點右鍵選單能實現不少重要的功能

至於視訊和音樂的剪裁,這一功能也放在了右鍵選單上。使用者可以對音樂和視訊的素材設定起始點和終止點,這樣素材的長度就可以任意調整,如果覺得片子長了,就剪一段;如果覺得音樂長了,也可以剪掉。這個功能完全可以讓使用者過一把電影導演和剪輯的癮!

在這裡還可以簡單提一下,MovieMaker還可以對視訊的一些重點進行突出,在專案這個欄目中,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突出音樂、突出旁白等功能,這樣視訊中的聲音都會發生一些改變,同時使用者也能選擇視訊的比例,一般而言寬屏是最適合的。

簡單進階,打造自己的視訊特效

如果搞定了開始選單中視訊編輯的所有功能,那麼使用者現在已經可以輕鬆地編輯以及加工各種視訊了。在沒有編碼輸出為最終視訊之前,MovieMaker是允許使用者儲存專案,留待下一次繼續編輯的。不過開始選單中能讓使用者選擇的特效實在不多,如果使用者還想給自己加點料,那就必須在“動畫”以及“視覺效果”中去尋覓了。

動畫效果,改變畫面的佈局

動畫效果其實對畫面改變得不是很大,它更多是對整個視訊框架和移動的佈局做出變化。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進入視訊時的過渡特效,比如使用者想要畫面從左到右的進入,或者讓畫面從馬賽克效果進入清晰的狀態,都可以在這裡選擇。而另一部分則是畫面的平移和縮放,簡單來說就是讓畫面產生移動、旋轉以及放大縮小的效果。這部分在多個視訊素材進行拼接的時候,會產生比較強烈的視覺衝擊,讓最終的整個視訊顯得不那麼單調。而且一些畫面移動的效果也能產生一定的電影感,這就要看使用者的功力了。

動畫效果雖然簡單,但是衝擊力頗強

視覺效果,顛覆整個畫面

如果說動畫效果只能簡單改變一些畫面佈局,那麼視覺效果則是徹底改變畫面。在這部分,使用者可以改變視訊素材的顏色、畫面風格以及增加各種特效。比如可以讓整個畫面呈現馬賽克狀態,也可以讓畫面上下左右顛倒,還能增加各種顏色的漸進漸出,同時對畫面的亮度、色彩也能進行調整。當然這部分,個人是不建議亂改,否則很容易讓畫面變得非常難看,沒見過哪個導演將畫面顛倒或者做成馬賽克吧?

視覺效果可以徹底改變畫面

當然,MovieMake畢竟不是一款非常專業的視訊編輯軟體,所以在特效方面並不算多,而且也做不到真正的3D特效和光影,如果使用者想要更華麗的特效,恐怕就要使用其他軟體了。

畫質和效果,MovieMaker的不足之處

我們一再強調,MovieMake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方便。但是簡單方便付出的代價則是在畫質以及效果上的欠缺。

在視訊編輯方面,素材的畫質和解析度都可以不考慮的,但是MovieMaker在編輯後,最終輸出的視訊是固定的解析度和位元速率。MovieMaker在儲存輸出電影的時候,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自動選擇解析度和位元速率,同時使用者也可以自己選擇位元速率和解析度以及音質,不過最大隻能輸出1080P解析度的視訊,同時位元速率也限制在14Mbps左右。這顯然很適合網路分享以及節約空間,但如果素材本身音畫質比較出色的話,那麼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可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輸出視訊

預設輸出720P,最大輸出1080P視訊

MovieMaker的特效只有幾十個,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或許夠用了,但是當使用者熟練使用後,MovieMaker的效果就有點不夠看了。MovieMaker大多數特效都很簡單,只是色彩的改變,一些特效也只是利用了畫素化和縮放移動功能,基本都基於2D設計,說是山寨五毛特效都有點誇張了。很多視訊編輯軟體使用了外掛功能,可以讓使用者自己新增各種強力特效外掛,而這點MovieMake就做得不夠好。基本上在熟悉了MovieMaker後,使用者都會有“小兒科”的感覺,此時要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那就只能換更為高階,也更為複雜的軟體了。基本上高階效果以及簡單操作在視訊軟體上都很難兩全。

此外,MovieMaker自己也有一鍵釋出上傳的功能,不過只能限制在Facebook和Youtube這樣的平臺上,國內的視訊平臺一個都不支援。儘管這不是本土公司的軟體,但是希望微軟還是能夠與時俱進,增加土豆或者優酷並不是什麼難事。要知道類似“愛剪輯”這樣的軟體很早就支援國內的視訊網站了。

當然就普通入門使用者而言,MovieMaker依然是一個很好的軟體,它完全能引領使用者走入視訊編輯的領域,足夠傻瓜的操作方式也毫無難度。在不追求真實以及誇張的特效前提下,它應該是目前最方便也最容易讓人接受的視訊編輯軟體。&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