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如何調出膠片質感(vsco怎麼調出膠片質感)
現在是先進的數字時代,照片也以資料資訊呈現,而大家逐漸又會去懷念經過的傳統膠片時代,翻看封存已久卻飽含年代感色彩的照片,感覺意猶未盡,色彩成為最好的印證。
Camera Raw極大的方便了我們在圖片格式轉換中對曝光及色彩等多項的重要塑造,具有細節處理的重大優勢,Camera Raw是打造照片唯美色調的第一步,那就先從Camera Raw開始吧!
第1步:在Camera Raw中開啟兩張照片,以新人牽手的這張為例,首先,在“基本”面板中進行色溫、曝光等多項的調節,使偏暗沉的原片得以亮度及層次上的一定改善,如圖1所示。
圖1
第2步:開啟“色調曲線”面板,分別調節高光到陰影的明暗層次,做到良好過渡,如圖2所示。
圖2
第3步:開啟“HSL/灰度”面板,分別設定“明亮度”、“飽和度”及“色相”中畫面所包含的細節色彩,控制好色彩與色彩之間的聯絡與對比,如圖3所示。
圖3
第4步:在照片基礎效果的奠定上,開啟“分離色調”面板,調節“高光”和“陰影”的“色相”及“飽和度”,賦予亮部偏暖調,暗部偏冷調,並“平衡”整體色調偏向亮部的暖調,打下照片的色彩基調,如圖4所示。
圖4
第5步:開啟“效果”面板,設定“裁剪後的暈影”,稍微壓暗畫面四周,形成暈影增加突出感,如圖5所示。
圖5
第6步:開啟“相機校準”面板進行各項調節,強調現有色彩,體現年代感,如圖6所示。
圖6
第7步:開啟在Camera Raw中調好色的照片,進入Photoshop做細節效果的最終完善。新建一個圖層,使用漸變工具,設定漸變為“前景色到透明漸變”,由上至下拉出白色漸變覆蓋畫面,如圖8所示。
圖7
第8步:“設定圖層的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為“60%”,使白色漸變融入畫面,有效的提升照片層次及光感,如圖9所示。
圖8
第9步:執行“曲線”命令,分別選取“藍”、“綠”、“紅”三個通道,在其暗部及亮部設定控點進行調節,冷暖結合更多提煉出色彩層次,強調色彩感,如圖10所示。
圖9
第10步:執行“照片濾鏡”命令,選取“加溫濾鏡(85)”,調節適合的“濃度”,附著畫面一層暖暖的陽光色,迎面的海風習習讓人有身臨其境感,如圖11所示。
圖10
第11步:執行“陰影/高光”命令,調節“陰影”及“高光”各項,調和畫面的明暗和光線層次,如圖12所示。
圖11
把調好的照片與原始照片兩相對比,照片效果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光得到了提升改善,還賦予了色彩的情感。
原始照片
膠片色彩效果
由此可見,Camera Raw轉檔調色是奠定畫面色彩基礎的重要過程,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
文/後期:劉京燕(蘭草青幽) 攝影:許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