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怎麼設定關閉廣告彈窗(怎樣關閉電腦上自動彈出的廣告)

網路圖片

最近,手機和電腦上的彈窗廣告問題再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部分彈窗廣告甚至還存在著木馬植入、資訊詐騙和強制消費等安全隱患問題。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這些彈窗廣告可以根據上網人群進行精準推送,還可以根據後臺賬戶的標籤選擇推送網站。相關人員表示不用擔心被舉報,因為網上到處都是廣告。

使用電腦和手機瀏覽網頁的使用者幾乎都“被強迫”看過彈窗廣告。更令人氣憤的是,有些廣告涉及低俗色情的內容,並長時間霸屏,不僅耽擱使用者正常瀏覽網頁,還可能帶來尷尬,甚至可能被植入的病毒侵犯個人資訊,這些都令人不堪其煩。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應該採取嚴厲措施治理這類彈窗廣告了。

當大多數人選擇手機和電腦瀏覽網頁、選購商品時,通過網頁彈窗方式推送廣告自然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按說經營者及廣告公司採取彈窗方式推送廣告,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商品的競爭力和曝光率,應該不會被法律所禁止,但是任何行為都應遵循一定的界限,如果侵犯了他人正當權益,擾亂了社會秩序,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於彈窗廣告,廣告法及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都明確規定:利用網際網路釋出、傳送廣告,不得影響使用者正常使用網路。在網際網路頁面以彈出等形式釋出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使用者點選廣告內容。未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主處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這就是說,彈窗廣告必須在顯著位置標明關閉方式,確保使用者可一鍵關閉。

彈窗廣告之所以讓使用者不勝其煩,且推銷者明目張膽地表示“不怕告”,還在於其違法成本太低。如前所述,未顯著標明一鍵關閉標誌的,最多可罰款3萬元,且處罰物件是廣告主。在實踐中,能夠擁有彈窗廣告技術者並非廣告主,而是廣告經營者或釋出者,這種“打錯板子”的處罰是不會讓真正的違法者感受到任何損失。加之對於彈窗廣告的頻率,每天在每個網頁上釋出的次數尚無明確限制,導致很多彈窗廣告鋪天蓋地而來,使用者關閉之後又出現一個新廣告,甚至難以找到關閉選項。

治理彈窗廣告,首先應提高違法成本。可提高罰款的額度並對多次違規者給予吊銷證照、責令停業整頓、下架APP等處罰;明確彈窗廣告的投放頻率、次數等,如限定一個廣告每天在每個網頁上的投放次數,一個網頁每天允許投放廣告的總次數,使用者關閉彈窗後不得在該網頁再次彈出廣告等。

對於彈窗廣告的周邊行為,是否涉嫌嚴重違法乃至犯罪,也應引起關注。如推廣涉及賭博、色情內容廣告的,可能涉嫌構成非法利用資訊網路罪;未經允許強行在其他網站的網頁中推送廣告,或者植入病毒的,涉嫌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罪、非法侵入計算機資訊系統罪;而那些利用使用者瀏覽偏好精準推送廣告的,是否涉嫌侵犯公民資訊,也值得深入調查。

在資訊爆炸時代,紛繁複雜的資訊本來已經成為使用者的負擔,那些彈窗廣告更是讓看網頁淪為看廣告,給使用者帶來極大困擾,嚴重擾亂網際網路正常秩序。對此,相關監管部門應健全規則體系,強化監督態勢和打擊力度,確保彈窗廣告有序發展,讓使用者擁有綠色清淨的網際網路環境。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