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價效比高的膝上型電腦(如何選購膝上型電腦技巧全攻略)

同價位的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兩者對比,筆記本無論是效能、散熱、螢幕體驗、升級空間等都是無法與桌上型電腦相媲美的,而筆記本的優勢也十分明顯,最大的特點無疑是便攜性,也就是更利於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一些小白由於對筆記本不太瞭解,所以選購筆記本時經常無從下手。那麼膝上型電腦如何選購呢?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膝上型電腦知識、選購技巧全攻略指南,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膝上型電腦知識、選購技巧全攻略指南

一、膝上型電腦如何選購呢?

1、明確用途和預算

購買膝上型電腦之前,先要明確自己的用途,再結合自己的預算來選購筆記本。

用途

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用途,所購買的筆記本到底是做什麼用?舉個例子,如果是玩遊戲,無疑是需要遊戲本,因為遊戲本在CPU效能、顯示卡效能以及散熱效能更好,當然售價自然會貴點,一般建議5千元起步。當然還是平時只是簡單的上網、輕辦公、上網課、看視訊等,這樣的要求無疑對電腦配置要求不高,所以通常我們選擇輕薄本就可以了,一般兩三千起步。

預算

預算其實很重要,誰都知道越貴的筆記本效能越好,如果預算不足,例如只有兩三千元預算,想要選購一款效能尚可的遊戲本完全不現實的,心中幻想著各種好配置,都是過眼雲煙。

2、藉助電商平臺選擇筆記本

大家明確了自己的預算和用途之後,我們可以藉助電商平臺來選購筆記本,只是藉助平臺選購,並非讓您直接在上面購買。例如京東,我們開啟京東之後,搜尋“筆記本”可以搜尋到不同品牌不同價位以及不同配置的筆記本,不過筆記本是一個大類目,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類目,例如輕薄本、遊戲本、輕薄遊戲本等,後面我們會對這三種型別的筆記本做詳細介紹,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舉個例子,我們想要一款玩遊戲的筆記本,我們搜尋“遊戲本”,也就搜尋到各式各樣並針對遊戲玩家的遊戲本,如下圖所示。

藉助電商平臺選擇筆記本

針對自己的預算來進行進一步的篩選,例如我們購買一款遊戲本,所承受的預算在6000-7000元,我們在價位框中分別填入6000-7000,點選確定,這時候筆記本將為您推薦6000-7000元價位的筆記本,相當於縮小了選購的範圍。

筆記本價位

如果對筆記本有一定的有要求,我們還可以繼續進一步來篩選,例如遊戲本主流的螢幕都是15.6英寸,大多數人選購的都是這個尺寸,但是有些人覺得還需要螢幕更大一些,我們在螢幕尺寸可以選擇17.3英寸,我們就可以17.3英寸,如果對CPU和顯示卡有一定的要求,我們在高階選項將處理器或者顯示卡等硬體進行點選進行一步篩選,這樣選擇起來更方便,相當於剔除了不想要的。

大家需要記住一點的是,筆記本螢幕、CPU、顯示卡一定要慎重考慮,這個後期一般無法升級,即使可以升級,散熱也可能壓不住,所以升級重要硬體很少的,而記憶體、硬碟,後期可以升級的,一般筆記本都預留了升級空間。

筆記本選購

如果有自己心儀的品牌,例如知名的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外星人等等品牌,我們可以點選品牌進行再一次的篩選,那麼可選範圍更少了,也更容易大家選購心儀的筆記本。

筆記本品牌

以上只是一個選購筆記本的思路,適合廣大小白新手,筆記本這玩意說實話比較固定,外觀和配置比較死,無法與DIY電腦自由度相比,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取捨,一臺筆記本不可能所有方面都令你滿意, 畢竟眾口難調,完全滿足所有消費者幾乎沒有。

二、筆記本分類

膝上型電腦可以劃分為輕薄本、遊戲本、全能本(輕薄效能本),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1、輕薄本(包括超極本)

輕薄本更注重於便攜性和外觀,因為該型別筆記本重量比較輕,所以更方便攜帶,適合經常外出的商務人群,在校大學生等,但是輕薄本不適合玩遊戲使用。輕薄本主要優點是輕薄,所以相比遊戲本的便攜性更佳,顏值高,電池續航能力更好,而缺點就是硬體效能有所縮水,例如CPU基本都是低電壓的,一般CPU型號以U字尾,甚至是Y字尾超低電壓處理器,TDP功耗較低,但效能要弱於標壓CPU,通常是單風扇單熱管,甚至是超低電壓處理器的無風扇,低噪音。通常輕薄本不帶獨立顯示卡,只有整合顯示卡,或者只搭配了比較入門的獨顯,例如MX150、MX250獨顯。

例如蘋果的MACBook、聯想的小新、華為的MateBook、HP的戰66、戴爾的靈越。

輕薄本

2、遊戲本

遊戲本追求的是效能,電腦配置相對比較好,尤其是獨立顯示卡效能,由於為了提供筆記本更好的散熱條件,所以比較厚重,重量普遍3KG以上,厚度普遍在25MM以上,續航能力較差,通常小於3個小時,一般都有配備強力散熱風扇,通常是雙風扇多熱管,所以開機的時候聲音會有點大。遊戲本一般CPU都是高電壓的,通常是intel酷睿i5以及以上,CPU通常搭配是標壓CPU,通常CPU型號以H字尾,甚至是可以更換的桌上型電腦處理器,顯示卡基本配備主流或者高效能獨立顯示卡,效能定位基本是GTX1050及以上。

例如聯想的拯救者、HP的暗影精靈、華碩的飛行堡壘,這些都屬於遊戲本。

遊戲本

3、全能本(輕薄效能本)

輕薄效能本既輕薄又有遊戲效能,屬於輕薄本和遊戲本的折中結合體,體積、重量基本看齊輕薄本,而配置看齊是遊戲本,筆記本重量一般在3KG以內,厚度一般在20~25mm之間,續航能力通常在3-5小時左右,不過由於筆記本輕薄了,會導致散熱比較不理想,所以在遊戲體驗上相比專業遊戲本差很遠,所以更適合平面設計、視訊剪輯等人群。

例如戴爾的XPS,機械革命的Z2、雷蛇的靈刃、ROG的冰刃等。

全能本(輕薄效能本)

三、筆記本硬體科普

1、筆記本CPU

目前CPU市場上,主要分為intel和AMD,在筆記本領域中intel是主流首選,在intel酷睿系列處理器中可以劃分幾個等級,intel酷睿i3、i5、i7、i9系列,其中i3定位中低端,i5定位中端、i7定位高階、i9定位旗艦發燒級別,筆記本個人建議CPU最低不低於酷睿i3,按效能可以排序是i9>i7>i5>i3,不過這並不是絕對的,還需要看是第幾代處理器以及CPU型號字尾字母。

intel常見CPU型號字尾(筆記本):

intel CPU常見的CPU型號字尾字母很多,例如M、MQ、HQ、H、Y、U,其中M字尾代表的是移動版,Q代表是真四核心,H代表是BGA封裝(不可拆卸),Y代表是超低壓處理器,U代表是低電壓。不過第八代酷睿CPU型號字尾字母只有U和H,U代表是低壓版處理器,而H是高壓版處理器,舉個例子,同樣是同代i5,型號字尾U相比字尾H在效能方面縮減不少。

U:低壓處理器,效能弱些但功耗低,一般用於輕薄本;

H:標壓處理器,效能強,一般用於遊戲本;

AMD常見CPU型號字尾(筆記本):

AMD CPU型號字尾字母現在與intel相似,也是H標壓版、U代表低壓版,AMD銳龍系列的定位與酷睿也有點相似,常見的是銳龍R3、R5、R7系列,分別對標intel家的酷睿i3、i5、i7系列,按效能可以排序是R7>R5>R3。

2、筆記本顯示卡

目前顯示卡分別分為核顯和獨立顯示卡,現在的核顯就是以前的整合顯示卡,只不過核顯是整合在CPU內部的,過去的整合顯示卡是整合在主機板上的,當然核心顯示卡也可以稱之為“整合顯示卡”。

獨立顯示卡主要是NVIDIA(英偉達)和AMD,也就是俗稱的N卡和A卡,在筆記本領域建議首選NVDIA,無論是功耗、發熱量、優化都強於AMD獨顯,個人建議不要考慮AMD獨顯。而核心顯示卡,由於現在核顯都是CPU內建的,核顯基本是intel核顯(intel處理器內建)和AMD核顯(AMD處理器內建),所以無論是intel核顯還是AMD核顯,核顯可滿足基礎畫面需求,對於大型遊戲高精細畫面就必須上獨立顯示卡。

現在筆記本NVIDIA顯示卡大多數型號與桌上型電腦相似,N卡9代以及之後與桌上型電腦顯示卡效能上也相差不大了,不像早起的移動版顯示卡有M、MAX-Q字尾(移動版),與桌上型電腦同型號有一定的效能差距。NVDIA顯示卡一般以GT或者GTX型號字首,GT定位的是入門顯示卡,而GTX是高效能版,GTX代表是高效能版,RTX代表有光線追蹤技術的更高效能版,目前NVIDIA分別為16系列和20系列,20系列相比16系列定位更高階一些,舉個例子,GTX1650顯示卡,16就是16系列,顯示卡型號第三個數字代表效能,數字越大代表效能越高,例如GTX1650和GTX1660Ti,無疑是GTX1660Ti效能更好,Ti代表加強版,而RTX2060是20系列,雖然第三個數字與GTX1660Ti均為6,但是效能相比GTX1660Ti效能肯定更高,並支援光線追蹤技術,對於顯示卡效能高低,大家可以參考顯示卡天梯圖來判斷好壞。

3、筆記本螢幕

目前螢幕尺寸眾多,常見的有13.3英寸、14英寸、15.6英寸、17.3英寸幾種,輕薄本基本是13.3和14英寸為主流,而遊戲本主流螢幕尺寸為15.6英寸。筆記本螢幕主要分為兩大類,IPS屏和TN屏,IPS屏在色彩還原表現上更鮮豔真實,說白點就是色彩好,並在具備可視角度大等優勢,而TN屏色彩還原表現差,但是響應時間小,目前主流更建議IPS螢幕。

色域

對螢幕顏色注重的,主要看色域,色域代表螢幕所能顯示的色彩範圍,就以筆記本螢幕最常見的色域來說,45%NTSC、72%NTSC以及100%sRGB,低端產品色域一般為45%NTSC,高色域是72%NTSC或者100%sRGB,100%sRGB的覆蓋面積近似於72%NTSC,兩者約等於。

解析度

而目前螢幕主流解析度為1920*1080,而低端筆記本螢幕解析度有1366*768,還有更高解析度為2K(2560*1440解析度,也有標註2.5K),4K(3840*2160解析度),解析度越大說明顯示器可顯示的畫素點越多,那麼畫面就越精細,除非對螢幕解析度有特別要求,否則不建議選2K或4K屏,因為解析度越高,對硬體要求也越高。通常對於筆記本螢幕來說,1920*1080的完全足夠了。螢幕比例主流有16:10、16:9,還有更適合生產力工作的3:2比例,螢幕更顯得方正。

高重新整理率

一般來說,普通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基本是60hz,高重新整理率一般指的是120Hz及以上的重新整理率,例如120Hz、144Hz,目前主流高重新整理率為144Hz,高重新整理率螢幕通常採用在遊戲本上的,適合FPS電競遊戲,對日常使用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相同配置情況下,高重新整理率螢幕無疑更貴,為玩家在FPS遊戲時提供更好流暢絲滑感受,角色虛影會更少,減少人物快速轉角拖影,畫面更連貫等優勢。

4、筆記本記憶體

如今,主流記憶體基本是8G DDR4記憶體,記憶體頻率的話主流是2400和2666MHz,如果一款筆記本的記憶體容量為8GB,如果想要升級可以購買一根升級,升級的記憶體切記,品牌一定要購買金士頓、威剛、鎂光、芝奇之類的,如果低於市場價格的雜牌記憶體,多數都是採用了不良記憶體顆粒,穩定性,相容性、售後都難說,經常出問題就麻煩了。

5、筆記本硬碟

如今筆記本、桌上型電腦大多數都是首先固態硬碟了,差不多價位的情況下,固態硬碟雖然速度快,但是容量普遍小,一般單固態主流256GB起步,而反之機械雖然容量大,一般1TB起步,但是速度慢。硬碟基本分為三種形式,單固態、單機械、固態 機械雙硬碟搭配,硬碟一定要首選固態硬碟,最好可以是M.2 NVMe協議的,讀寫速度更快一些。對於目前來說個人不要單機械硬碟,其它硬體再好,也被機械硬碟拖後腿了,所以目前的機械硬碟最好作為儲存副盤,當然硬碟後期基本都是可以升級的。

四、筆記本外殼材質

筆記本的外殼,決定的是一款筆記本的外觀做工品質,一般外殼常見的是合金材質、ABS材質、聚碳酸酯、碳纖維材質等,合金材質可以分為鋁鎂合金和鈦合金,排名分別是鈦合金>鋁鎂合金>碳纖維材質>聚碳酸酯>ABS材質,合金類外殼具有堅固、抗摔、散熱好、質量輕等優點,但價格較高,碳纖維材質外觀跟塑料類似,但也擁有合金材質的優點,成本僅次於合金材質產品。而聚碳酸酯和ABS材質都是比較普通的工程塑料,成本低,韌性較好,但硬度不足,而且散熱效果較差。

五、筆記本散熱

筆記本散熱幾乎是通病,一般輕薄本採用的都是低功耗的CPU,配備都是整合顯示卡或者十分入門的獨顯,散熱一般不會太大。但是遊戲本的散熱一定要注意,因為CPU和顯示卡是兩大發熱大戶,尤其是滿載或者玩遊戲大作的時候,如果筆記本做的散熱不到位的話,那麼CPU和顯示卡會自動降頻,導致了效能大幅度的下降,原本不卡的電腦,也導致了電腦執行卡頓、遊戲卡頓等。

筆記本內部散熱

六、筆記本標配版和定製版的區別

筆記本標配版和定製版主要的區別就是,筆記本標配版其實就是筆記本品牌廠商推出的原廠硬體配置,定製版是商家在官方標配基礎上幫你調整升級,其定製版好處就是無需使用者自己動手拆機購買記憶體或者硬碟升級硬體了。但是定製版壞處也十分明顯,因為商家需要拆機進行升級,意味著除了原廠包裝盒需要拆封之外,筆記本自身也需要進行拆機,使用者無法判斷這檯膝上型電腦是否是退貨機、返修機,因為筆記本上一般都會有原封貼紙,官方原封貼紙撕下來之後是無法復原的。

最關鍵的是,商家給您升級的記憶體、硬碟等,100%肯定不是原廠配件,身為業內人士我太清楚不過了。例如我們購買的筆記本是聯想、華碩、HP、戴爾等品牌,而筆記本肯定都是有免費售後服務的,筆記本可以正常保修,但是非原裝配件是無法保修的,如果因為這些新增加的硬體導致了筆記本出問題,售後也是無法保修的。但是電腦升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重點是商家為了降低自身成本,所以記憶體、固態都會使用一些小眾品牌或者雜牌記憶體,品質上無法得到保障,返修率高,出問題的機率較大。尤其是記憶體、固態容量增加,直接將原廠的記憶體直接換成了雜牌記憶體,例如一款筆記本的官方標配是8G記憶體、256G固態,定製版是16G記憶體、512G固態硬碟,兩個原廠8G記憶體、256G固態被商家拿走(關注“裝機之家科技”公眾號),換成雜牌不知名品牌、甚至是山寨原廠的16G記憶體和512G固態,要知道原廠配件成本都比較高,又可以高價賣出,商家相當於賺了兩次錢。有些商家標註的是定製版,也有標註升級版或者增強版,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七、筆記本驗機

因為筆記本上一般都會有原封貼紙,官方原封貼紙撕下來之後是無法復原的,會出現如下的情況。

原封貼紙(圖片來自網路)

核對外包裝的硬體配置資訊,是否與自己想要的筆記本型號一致,硬體配置是否一致,也可以看到生產日期,序列號等資訊,開啟包裝之後,檢視筆記本是否有外觀問題,例如劃痕、灰塵、磕碰等使用過的痕跡。

筆記本外包裝貼紙資訊(圖片來自網路)

切記,新筆記本第一次開機,即使電池有電也是開不了機的,需要先連線下電源介面卡(完成一次充電),才可以順利開機。

筆記本電源介面卡

如果筆記本自帶Win10系統,更不可能直接進入桌面的,直接進入系統說明是人為做的系統,不是官方自帶的系統,筆記本自帶的作業系統需要一步一步進行設定操作,比如區域設定、使用者和密碼設定、輸入法設定、小娜設定、無線網路設定等等步驟才可以進入Win10作業系統的。

查硬體配置

進入作業系統之後,可以使用魯大師之類的軟體檢視電腦配置是否一致,雖然魯大師並不是很專業完全可以參考一下,專業的軟體可以選擇aida64檢視全面的硬體資訊,CPU-Z檢視CPU資訊,GPU-Z檢視顯示卡資訊等。

利用“Defpix”軟體檢視螢幕是否壞點

下載一款名叫“Defpix”的螢幕壞點檢測工具,專門用來檢測液晶顯示器是否存在缺陷,並在不同全屏各種顏色下檢視螢幕是否有畫素壞點、亮點、色彩點等,在全屏黑色還能看出IPS漏光程度,IPS一般都有漏光的現象,如果有嚴重的漏光,可以與商家反映調換。

螢幕漏光

利用“CrystalDiskinfo”軟體檢測硬碟通電次數

下載一款名叫““CrystalDiskinfo””硬碟資訊檢測工具,來看看硬碟通電次數和通電時間。

利用aida64軟體檢視電池充放電次數

aida64->計算機->電源管理->電池屬性->充放電次數;

穩定性測試

aida64->工具->系統穩定性測試->只選中stress-cpu->開始->大概十幾分鍾之後我們點選stop停止鍵,是否聽到風扇異響。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膝上型電腦知識、選購技巧全攻略指南,如果您不知道膝上型電腦如何選購,不妨通過以上知識初步瞭解一下,雖然本文不能為您帶來直接性的推薦,因為每個人預算和需求都是不同的,但是通過本文能夠帶來很多選購幫助,如有重要的遺漏步驟可以使用者可以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