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網盤會竊取使用者資料嗎(百度網盤隱私安全嗎)
近期,有網友爆料稱百度網盤的私密檔案存在被第三方網盤搜尋引擎抓取公開洩露的隱患,並且涉及人數不在少數。據瞭解,此次被爆出洩露的百度網盤檔案不僅包括一些日常電話目錄和檔案資料,甚至還有很多證件圖片、銀行卡圖片等個人私密檔案。
然而事情爆料出來後,在網際網路上並未引起大家的重視,目前僅僅是百度網盤官方微博發文叫大家勾選有提取碼和設定有效期,然後這件事就沒了下文了。我們經常有看到隱私洩露的新聞,不過多半是報道國外的,國內很少出現嚴重的隱私洩露事件。其實不然,我們國內隱私洩露一點也不比國外少。
《資料洩露水平指數》資料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全球就發生了945起較大型的資料洩露事件,共計導致45億條資料洩露,與2017年相比數量增加了133%。其中中國也發生了多起較大的隱私洩露案件,例如2018年6月圓通10億使用者資料洩露事件、8月華住酒店5億條資訊洩露事件、12月12306平臺使用者資訊遭第三方購票平臺洩露等等……。
既然國內隱私洩露案件頻發,為何隱私問題還屢禁不止呢?作者認為有三點原因,其一國人不夠重視隱私問題。對於隱私的觀念多少國人是沒有概念的,在一份易觀的調查報告中的資料顯示,2600名受訪者中有1444名使用者覺得自己生活中沒有遇到過隱私洩露問題,還有726名使用者表示中國隱私問題沒有國外嚴重,僅剩430名使用者說中國存在隱私問題,可以看到中國多數使用者自己都不重視隱私,隱私洩露何以整治。
其二,對隱私洩露的處罰力度過小。可以看到,此次雖然百度網盤上大量如銀行卡、證件照等私密檔案洩露,但仍然未聽到有相關部門對百度網盤進行主體責任處罰,僅僅是百度網盤官方微博提醒使用者自己注意就草草結束了,其實在國內大多數隱私洩露爆發後都能以極小的代價迅速回歸正常;而反觀國外,Facebook2018年隱私洩露被罰款50億美元(比國內多數上市公司市值還高),如今也時常面臨當你隱私洩露的官司,留下了深深的後遺症,較低的隱私洩露成本讓國內企業完全不重視隱私問題。
其三,隱私有利可圖。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天下也沒有白白乾活不謀利的人。其實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公司隱私檔案被明碼標價在暗網售賣,這僅是最謀利黑產的第一步。這些資料被買回來後還大有好處,可以用於廣告的精準推銷,也正因如此隱私洩露的買賣才一直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