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怎麼使用混合工具(ai裡面怎麼做混合效果)

大家週末愉快,最近成都天氣很好,和野郎的心情很配,因為家人術後恢復的挺好。

本週更新的文章比較少一點,不過我想最多再等半個月就會好起來吧。

好了,來看問題吧:

其實海童鞋都已經知道是用混合工具做的,可能只是不太清楚具體怎麼操作。

之前野郎其實也分享過幾篇用到了混合工具的文章,但是並沒有對工具本身進行說明。

再加上群裡有些童鞋也剛開始學習Ai操作,所以我打算藉著這個案例再把混合工具的用法分享一下。

開始之前還是簡單的說一下混合工具的用法吧,用比較野路子一點的說法就是:

混合工具可以呈現讓物件A(形狀、描邊、顏色)根據你的路徑和設定變成物件B(形狀、描邊、顏色)甚至更多物件的過程。

例如我畫了兩個不同的形狀,並且新增了描邊以及顏色:

混合工具可以在左側工具欄以及物件-混合中找到,如圖所示:

當我用滑鼠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混合工具圖示後,再先後單擊A和B,它就會如之前所說呈現出從A變成B的過程,包括形狀、顏色以及描邊:

這裡有一點特別提示一下是物件的圖層順序,如圖所示六邊形是在圓形的上方:

當我們調換了圓形和六邊形的圖層順序以後,再混合一次,大家可以看看差別:

因此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大家在混合前可以先思考一下誰在前誰在後。

除此之外,剛才我們提到了混合工具是根據你的路徑以及設定進行混合,例如我這裡混合了以後將選中物件將混合進行釋放:

大家可以看到這裡就多出了一條路徑來,它的圓形其實就是這兩個物件根據這條路徑進行混合。

另外說一下,混合的路徑預設都是直線哦:

所以如果你希望它跟隨你自己繪製的路徑進行混合,只需要如圖再繪製一個路徑,然後全選中物件以後執行物件-混合-替換混合軸:

混合的路徑就會替換為你繪製的曲線路徑了。

另外你可以雙擊混合工具圖示調出混選項進行引數的設定,我一般用的比較多的還是步數的設定,其他兩個選項用的比較少:

使用方法知道了以後,我們再回頭看看海童鞋的問題,如圖所示先打上三個字母,記得是無填充有描邊,顏色就自己隨便選吧:

混合步數的話,大家看著來就好,海童鞋的這張案例圖應該是在混合上做了一定的修飾。

因為如果是直接混合的話,大家可以看看會變成這樣:

分析一下原因,將物件擴充套件取消編組以後,用小白工具指向這個地方,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一個的D字母組成的:

這個應該是由於D這個字母是內側形狀導致,所以我想到可以把D這個字母在混合前再複製一個出來,並且ctrl shift o輪廓化:

用小白工具單獨刪除內部的描邊:

再用混合工具去單獨混合它們:

然後用鋼筆分別畫兩條曲線:

對兩條路徑以及混合後的物件分別執行替換混合軸:

用移動工具把他們擺放在一起:

再用小白工具去調整路徑的錨點和手柄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就行了:

大概方法就是這樣,混合工具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工具,簡單的操作也可以讓圖看起來很有味道。

例如我這裡排版了一些文字,畫板上的是描邊,旁邊的是填充,描邊0.01pt:

將畫板上的描邊文字ctrl shift o輪廓化,然後取消編組。

將混合步數設定為50步,然後分別選中每一個橫排的文字執行ctrl alt b進行混合:

選中所有混合物件,執行物件-擴充套件,然後取消編組:

再用小白工具去單獨選擇部分想要繼續混合的文字就可以了。

為了保證準確的選中物件,你可以把小白工具放在物件上面,即將選中的物件會以藍色顯示出來,如圖:

再選中這些物件降低一點不透明度:

再觀察一下紅色方框出的橫線,由於是有相當的字母E混合,重複的筆畫導致那個橫線很礙眼,不是很好看:

所以我們只需要用小白工具框選住物件,然後點選路徑查詢器中的差集即可:

接下來再選中之前準備好的填充文字,ctrl shift o輪廓化並取消編組,略微的調整一下字形,例如我這裡把字母的尖角都調整成了圓弧:

再把他們移動到混合的上面大概這樣啦:

最後背景上畫點幾何圖形當點綴,老三樣看看效果吧:

很簡單吧,利用混合工具可以製作出很多有意思的圖來,大家可以多去試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想要練習的童鞋後臺撩我獲取原始檔吧!

本文由“野鹿志”釋出

轉載前請聯絡作者“馬鹿野郎”

私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