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靠的是什麼識別(人臉識別主要識別什麼)

人臉識別主要用於身份識別。由於視訊監控正在快速普及,眾多的視訊監控應用迫切需要一種遠距離、使用者非配合狀態下的快速身份識別技術,以求遠距離快速確認人員身份,實現智慧預警。人臉識別技術無疑人臉識別主要用於身份識別是最佳的選擇,採用快速人臉檢測技術可以從監控視訊圖象中實時查詢人臉,並與人臉資料庫進行實時比對,從而實現快速身份識別。

公安刑偵破案

通過查詢目標人像資料尋找資料庫中是否存在重點人口基本資訊。例如在機場或車站安裝系統以抓捕在逃案犯。

門禁系統

受安全保護的地區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辨識試圖進入者的身份。人臉識別系統可用於企業、住宅安全和管門禁人臉識別理。如人臉識別門禁考勤系統,人臉識別防盜門等。

攝像監視系統

可在機場、體育場、超級市場等公共場所對人群進行監視,例如在機場安裝監視系統以防止恐怖分子登機。如銀行的自動提款機,使用者卡片和密碼被盜,就會被他人冒取現金。同時應用人臉識別就會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網路應用

信用卡網路支付利用人臉識別輔助信用卡網路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擁有者使用信用卡等。

身份辨識

如電子護照及身份證。這或許是未來規模最大的應用。在國際民航組織已確定,從 2010年 4月 1日起,其 118個成員國家和地區,必須使用機讀護照,人臉識別技術是首推識別模式,該規定已經成為國際標準。美國已經要求和它有出入免簽證協議的國家在2006年10月 26日之前必須使用結合了人臉指紋等生物特徵的電子護照系統,到 2006年底已經有 50多個國家實現了這樣的系統。美國運輸安全署(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計劃在全美推廣一項基於生物特徵的國內通用旅行證件。歐洲很多國家也在計劃或者正在實施類似的計劃,用包含生物特徵的證件對旅客進行識別和管理湖動。

支付系統

2013年7月。芬蘭一家企業推出全球首個“刷臉”支付系統。結賬時,消費者只需在收銀臺面對POS機螢幕上的攝像頭,系統自動拍照,掃描消費者面部,等身份資訊顯示出後,在觸控顯示屏上點選確認完成交易。無需信用卡、錢包或手機。整個交易過程不超5秒鐘。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點時間,通常也就夠你拿出錢包”。

芬蘭初創公司Uniqul已為這套基於面部識別技術的“刷臉”支付系統申請專利。

2015年3月15日漢諾威IT博覽會(CeBIT)在德國開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作為唯一受邀的企業家代表,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在發表演講後,馬雲還為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副總理馬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並當場刷自己的臉給嘉賓買禮物。

馬雲選擇的禮物是淘寶網上一枚1948年的漢諾威紀念郵票。他用手機登陸淘寶,首先選擇產品;第二步進入支付系統,確認支付後出現掃臉的頁面;然後掃臉(拍照後)後臺認證;接著顯示支付成功。馬雲現場為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份特殊禮物:一張紀念版的德國日曆頁,且恰好就是這位女總理的出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