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拍頭像好看又上鏡(自己怎麼拍出好看的頭像)

照好頭像照是人像攝影師的看家本領,也是很多人像攝影工作室的主要收入來源。原因是現在每個人都要用頭像照,演員和模特總是需要頭像照,作家和藝術家需要漂亮的簡歷照片,銷售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士需要名片上的頭像照,看起來似乎每個人都會參與社交媒體互動,因此也需要個人頭像照。成為頭像攝影專家就意味著你肯定不會失業,那麼,就讓我們立刻精通這種技術吧!

1、室外

掌握鎂光燈、反光板和不同燈光設定的一個好處就是任何你能在工作室內完成的工作,通常也能在室外複製。儘管布光途徑和設定在不同的時間可能順序不同,但思維過程與想要的結果是相同的。讓我們利用太陽作為其中的一盞燈,建立三點布光。

與在黑暗的房間裡任何相機設定都可以的情況不同,在室外拍攝,你首先需要手動設定相機與環境光相匹配的曝光。與其使用小小的鎂光燈與明亮的日光抗衡,我寧願把被攝體安排在樹蔭下拍攝。圖1是我的初始照片。我設定相機相應的引數,目的是不讓任何景物曝光過度,陽光從被攝體後方投射過來,起到了邊緣/頭髮光的作用!

尼康D700 • ISO 200 • 1/160秒• f/5.6 • 200mm鏡頭

在最初的這張照片中,我的相機如此設定以避免背景曝光過度。

下一步,我需要照亮模特的臉部。按照現有的情況,這種設定提供了很好的室外拍攝的基礎,但就肖像照而言還不夠。所以,我架起一盞安裝了 43 英寸八角柔光箱的Quantam Q-Flash鎂光燈。它產生了柔和的指向光,以及圓形的眼神光,與由太陽自然產生的眼神光非常相似。在上下調整鎂光燈輸出功率直至人物的臉部看起來比較自然以後,我拍攝了圖2,一張非常成功的室外頭像。

我可以就此打住,開始讓被攝體嘗試不同的姿勢和微笑。但是,還是有一些細節令我煩惱—他臉頰處深深的皺紋陰影,以及陽光從樹葉頂端濾過時所產生的不均勻的邊緣光。這就是需要增加輔助光的時候了。與其使用標準的一面或兩面反光板,我高度推薦使用更通用的五合一反光板。這讓我能夠利用白色表面反光板反射光線到他的臉部補充光線。同時,我可以利用另一塊反光板散射邊緣光。在圖 3中,你可以見到同時使用兩塊板的情況。陽光通過後方的散光材料過濾後,就產生了與鎂光燈配柔光箱效果相同的光線。

尼康D700 •ISO 200 • 1/200秒• f/5.6 • 150mm鏡頭

在加入鎂光燈和柔光箱作為主燈光後拍攝的理想頭像照。

加入反光板的幕後照片。

尼康D700 •ISO 200 • 1/160秒• f/5.6 • 70mm鏡頭

圖4展示了最終優化完成的照片。它擁有與應用了多個鎂光燈與柔光箱的標準三點布光設定相同的質量和控制,但是在這裡我只使用了一盞鎂光燈和一個反光板。創造性地利用光線讓你不必拖著大量裝備也能為被攝體拍出高質量的人像照片。

尼康D700 •ISO 200 •1/200秒• f/5.6 •160mm鏡頭

使用了一塊反光板填充光線,而使用另一塊板散射日光作為邊緣光之後,最終拍攝的頭像照。

2、室內

剛剛討論過的室內與室外的標準三點布光設定將是頭像照最常用的佈置之一。當然,還存在一些變種,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其中的一些變種。沒有頭髮?不要頭髮燈!

尼康D700 • ISO 800 • 1/200秒•f/5.6 •110mm鏡頭

舉例來說,如果被攝體沒有頭髮,那該怎麼辦呢?那麼,就請不要加入頭髮燈!否則,你只會讓被攝體的頭頂出現一個大大的光斑,通常這不會帶來美化的效果。取而代之,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採取一些對策,但在這裡我只描述兩點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在圖5中,我簡單地把原來的頭髮燈轉向背景形成了高調布光的效果,而配有柔光箱的主燈光仍然對著被攝體的臉部。

不設頭髮燈的經典頭像,原因是被攝體沒有頭髮。

另一個選擇是保持主燈光和邊緣光不變,把頭髮燈移動到另外一側作為第二邊緣光,如圖6所示。現在,你能見到臉部光線很完美,而兩側都有漂亮的邊緣光把他與背景分隔開來。

尼康D700 • ISO 800 • 1/200秒•f/5.6 •98mm鏡頭

主燈光加雙邊緣光的設定對於拍攝運動員人像也非常流行。

取代頭髮燈,使用雙邊緣光把被攝體與背景分離。

以上圖文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人像攝影入門與提高》

ISBN:978-7-115-37575-9

編著:(美)Erik Valind英譯中:孔嵐

定價:59元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講述了影響人像攝影的各種因素,包括相機設定、鏡頭選擇、用光、擺姿等,並介紹了其他相關攝影知識。大量優質的數碼照片及其拍攝資料和註釋,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運用攝影要素拍攝出一張優秀的照片,掌握各種拍攝情況下如何獲得最佳的人像照片。本書內容涉及攝影的方方面面,非常適合攝影初學者閱讀學習,打下牢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