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佈置如何更高效(如何提高作業質量的方法)

日前,《河南省“十四五”教育資訊化發展規劃》印發,提出構建“網際網路 教育”大平臺,利用技術賦能,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模式變革,構建數字化多維評價體系,共享全省教育資料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作業是關鍵領域。作業設計得好壞不僅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效果,更影響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甚至影響能力、習慣和意志品格的培養。

要實現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需從根本上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和實施效率。那麼,如何佈置高質量作業?接下來,本篇將從作業設計的重要參照應用資訊化教學工具兩個方面分享高效作業設計策略。

首先,作業設計有四個重要參照。

一是進行學情分析和判斷

學情分析和判斷是教學設計的始發環節,對於教學設計的科學性、針對性、合理性與可行性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是挖掘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能力與素養

在教學設計中,第二項重要工作是研究和深挖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能力、素養,這是教學設計的根本依據。

三是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準確的學情分析與判斷、能力和素養的研究與挖掘,為科學合理地構建教學目標提供堅實基礎。

四是明確課堂教學實施情況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學設計的標尺。有了這一標尺,教師便可以進行“量體裁衣”的課堂教學設計。

引自《作業設計的重要參照及操作要領》 齊學東、劉建友

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把握、對課堂教學實施情況的瞭解程度,都與教學工具應用密切相關,深入的作業批改、分析,有效的資料反饋,有利於教師進行作業題編制、講評及輔導。深度融合教學的資訊化平臺工具應用能夠輔助教師進行高質量作業設計,十六進位制作業管理系統提供本地化教學資源庫,支撐教師備課,課堂授課,作業佈置,以及作業資料分析。

01 規劃課時並分配目標

教師根據不同課時的單元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課時規劃,確定新授課、複習課、測驗課等教學設計,進一步考慮不同課時目標的聯絡性與遞進性,實現作業精選

比如,測驗課主要考慮試卷設計。在本地化習題庫或電子化的練習冊中精選對應課時的習題,關注教學中的目標差異性,從單元整體或各課時不同作業目標分別對應多少題量、選擇哪些題型、時間如何分配、難易度等,從而由淺入深地搭建作業框架結構。同時,還可以考慮單元長週期作業設計,串起單元學習內容,整體設計、分步推進和多元評價。

02 分析習題並形成個性化作業

在確立作業框架後,就可以有指向性地選編、改編或創編作業題目。從質量、屬性、應用等角度,佈置分層作業,讓學生進行靶向練習,使作業設計更有針對性。

(1)作業資料收集

作業管理系統通過高速掃描器,自動收集學生的作業資料,為教師批改、分析、講評、精準講解提供資料支撐,其中包括作業的正確率、卷面等。教師可對涉及新授課、複習課、測驗課、長週期作業等型別的作業結果綜合分析,考慮在哪些情景中使用題目更為恰當、學生作業存在哪些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自行糾錯。

(2)形成作業題檔案

作業題檔案有助於教師後續對教學內容的適當調整和優化。作業管理系統在學生完成作業任務後,定時生成個性化提升手冊,包含班級學生的常錯題、錯題分析,通過個性化習題資源推薦,幫助學生規劃作業學習路徑,實現高效學習。

(3)佈置個性化作業

老師根據學生的弱點和錯因,針對學生個性化問題佈置變式題,有效降低學生的作業負擔。通過分解學習目標,佈置個性化習題反映學生思維過程、方法應用,情境設計是否合理、有效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對作業題進行完善,以提高作業質量。

03 作業資料採集與實踐應用

作業管理系統以過程性作業監管的方式形成視覺化的作業指標資料,幫助學校和教師把控作業時長和作業量。教師在批改、分析作業的基礎上,輔以學生問卷、個別訪談等措施,為題目優化提供實證基礎,從而進一步提高作業題目的整體質量。

青島市嶗山區利用資訊科技優化作業管理受到教育部認可。十六進位制為嶗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提供作業管理服務,統籌建設“課堂教學雲平臺”和“中小學作業監管平臺”。學校在不改變教師教學習慣和學生紙質答題習慣的基礎上,基於大資料分析、學生能力系數和作業完成時間,通過人工智慧校本作業本,實現科學、分層、個性化佈置作業,做到精準到校、精準到班、精準到人,在控制好書面作業總量的基礎上,完善作業結果運用,綜合發揮評價導向、鑑定、診斷、調控和改進作用。利用作業資料驅動高質量作業設計的做法,在嶗山區師生中廣受好評。

十六進位制作業管理服務教師評價

“貼近學生,從而更好地引導教學”—嶗山區實驗學校 路丹老師

嶗山區實驗學校是資訊化教學的“先驅學校”,依託十六進位制精準教學雲平臺合理創新各項功能的使用場景,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學習。

“教學可以有趣,課堂可以更高效”—青島市嶗山三中 宗聰老師

嶗山區第三中學課堂教學與資訊科技深度融合,教與學都變得有趣而又高效,應用十六進位制精準教學雲平臺實現作業精準推送,為師生提質減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