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玩王者榮耀扣費怎麼辦追回(小孩打王者榮耀充值的錢能退回嗎)
“如果不是他漏刪了一條簡訊,我還發覺不了他已經花了近13000元了。”日前,申城市民鄒先生致電解放日報·上觀新聞63523600求助,稱最近為了讓11歲的兒子上網課方便,便將自己淘汰的一部舊蘋果手機給他使用。但沒想到,孩子拿到手機剋制不住,不僅偷偷在玩“王者榮耀”,還揹著家長充值消費了近13000元的遊戲道具。鄒先生髮覺後多方聯絡,希望蘋果公司和遊戲運營方騰訊將道具收回,錢款退回,但始終未能如願。
孩子揹著家長偷偷購買遊戲道具已不是新鮮事。但或許因為孩子上網課難免要接觸到iPad等電子產品,記者在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類似的投訴最近明顯增多。上網課這個特殊時期,除了家長加強教育管理之外,遊戲運營方和蘋果公司,能否也給顆“後悔藥”吃?
孩子為玩遊戲挖空心思
鄒先生告訴記者,他日常使用兩個手機號。為了方便孩子上網課,他用其中一隻不常用的手機號註冊了一個新的蘋果賬號,登入進自己淘汰的一部iPhone6s手機,給孩子專門用來上網課。由於鄒先生和妻子都要上班,孩子一個人在家,為了讓孩子可以自己叫外賣,鄒先生又相應註冊了一個支付寶賬號,並存入有限的資金,供孩子使用。鄒先生以為,這樣設定考慮周全,杜絕了孩子玩遊戲消費的可能性。
3月2日,鄒先生突然在自己手機上看到一則銀行發出的簡訊,提醒他曾向孩子所使用的支付寶賬號內轉賬了一筆資金,而他對此毫無印象。他連忙致電支付寶詢問怎麼回事,支付寶提醒他登入網頁版查詢交易記錄。這一查鄒先生傻眼了,他發現過去2個月來,他陸陸續續給孩子的支付寶內轉賬了20餘筆,總共12325元,但他對此並不知情。再一逼問,孩子這才如實交代,這些錢都是他趁著鄒先生半夜熟睡之際,偷偷操作鄒先生的手機,從鄒先生的銀行卡內向自己使用的支付寶充值的。怕鄒先生髮現,他還會將銀行提醒簡訊刪除。而這1萬多元,他已經在王者榮耀遊戲內購買面板花光了。
△鄒先生孩子的購買記錄。
湖北襄陽的張先生也遭遇了同樣的事。他有一個7歲的孩子,2月底開始上網課,孩子在iPad上需要使用QQ軟體、VUE視訊軟體與同學和老師溝通,用的是其妻子的蘋果賬號,同時也繫結上了支付寶賬號。3月12日,妻子收到支付寶花唄的還款通知發現了異常:“疫情期間我們只有基本的生活消費,支出不應該這麼大。一查賬單發現竟有多筆付費軟體的購買記錄。”其中,3月6日曾重複購買4筆QQ軟體的“黃鑽”會員、4筆“金豆套餐”;3月11日在VUE Vlog軟體購買1次“金幣”,3月12日又購買了5次“金幣”,總計消費1824元,一問都是孩子買的。孩子稱:因為經常在班級QQ群裡聊天,他總是想嘗試點選各種功能;線下籃球培訓機構轉戰到視訊軟體直播上課,他覺得老師的動作很棒,沒多想就送出了虛擬禮物。
可張先生回憶,他與妻子平時都用指紋解鎖和支付,也沒有向孩子透露蘋果賬號對應的密碼,僅僅告知了解鎖螢幕時簡短的數字密碼。那這些軟體上的消費到底是怎麼完成支付的呢?他們讓孩子重新演示了一次。以“VUE Vlog”軟體為例,如果點選送禮,軟體介面會跳轉到充值“金幣”的介面。選擇充值金額,點選確認支付,蘋果會跳轉出“用觸控ID支付”的介面。孩子此時用自己的指紋,會顯示錯誤。隨後,系統建議讓使用者選擇輸入蘋果賬戶密碼。孩子本應該就此打住,但沒想到iPad跳出了另一個功能:“您用來解鎖此iPad的密碼也可以用來重設您的蘋果ID密碼”。孩子輸入後,可以直接設定新密碼,進而通過新密碼完成支付。而由於妻子繫結的支付寶賬號預設支援花唄的無密碼支付功能,因而整個扣款過程暢通無阻。
△張先生髮現,孩子使用解鎖密碼就能代替蘋果賬號密碼,重新設定新密碼,進而通過新密碼完成扣款。
家長們普遍反映退款遭拒
在上海市民服務熱線12345,一些外省市家長都反映了類似的苦惱。山東青島的常先生反映,其未滿14週歲的孩子自1月23日至3月10日,不間斷地充值一款“夢幻西遊”遊戲,前後充值332筆,消費金額達7.3萬元。湖南長沙的於女士稱,孩子在3月份通過iPad為兩款遊戲充值了18888元,才發現充值不需要很多驗證。
發覺孩子揹著他花了這麼多錢,鄒先生又驚又怒。他在批評教育孩子的同時,尋求退款挽回損失的可能性。鄒先生稱,他致電王者榮耀的運營方騰訊公司,對方告知他這1萬多元消費尚未到騰訊公司賬上,鄒先生需要聯絡收款方蘋果公司(蘋果電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退款。鄒先生轉而多次致電蘋果公司“400”電話,蘋果公司客服在瞭解事由後,僅僅是簡短地告知他“不符合退款的條件”。什麼理由?蘋果公司未予迴應。
“未成年人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嗎?這些消費能算有效嗎?”張先生也嘗試向兩個軟體公司申訴,被告知賬單經過蘋果系統確認,只能找蘋果公司申請退款。他先後聯絡了蘋果客服和客戶服務部門。客服最終告知,賬單資訊交由上級稽覈後,稽覈結果是有3筆可退,分別是孩子購買的一次iCloud擴容費用21元,298多元的QQ會員及套餐費用。為何只能退3筆?依據又是什麼?客服沒有過多解釋。張先生認為,能夠退回多少費用,可能取決於蘋果公司尚能協商的消費金額,一旦消費後已經被孩子兌換成“金幣”或禮品,退費的可能性則不大。
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反映,雖然遊戲道具確實是未成年人消費,但家長們往往面臨舉證困難的境地。因為iPad等電子產品內,捆綁的賬號都是家長的。從蘋果公司的角度來說,無法判定是未成年人所為,還是家長們消費後反悔,因而拒絕退款。
遊戲公司應出臺疫情特別政策
退款無望,家長們轉而多方求助。他們認為,孩子對於消費沒有清晰的概念。平時通常也不會讓孩子接觸到電子產品和遊戲,如今因為上網課沒辦法,相關消費也並非是家長縱容,實屬防不勝防。蘋果公司和遊戲運營方應該給予一個撤銷交易的渠道,讓家長挽回損失。
記者就此諮詢了上海市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副祕書長唐健盛介紹,當前孩子們處於在家上網課的狀態,父母為了孩子上課方便,難免要給予一定的授權,確實容易發生超出家長管控的網路消費,這也是客觀事實。據稱,上海市消保委最近收到的網遊消費類投訴也有所增加。唐健盛認為,孩子花的錢,最終肯定都流向遊戲公司,那麼處理消費糾紛的主體也應該是遊戲公司。針對類似的糾紛,遊戲公司應該出臺疫情期間的特殊政策,在家長提供賬戶消費明細(用以說明家長平日消費習慣)、家長與未成年人的交流記錄、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處的證據(如充值時父母均在上班)、未成年人與主播的聊天內容等資料證明消費為孩子操作的情況下,允許家長在充值消費後的一定時間內申請退款,蘋果公司也應該積極配合。
另一方面,孩子之所以能揹著家長消費成功,也與蘋果支付設定上的便捷性有關。建議家長在將iPad等電子產品交給孩子使用之前,應對消費次數、金額等加以限制,避免意外消費發生。
欄目主編:毛錦偉 文字編輯:車佳楠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毛錦偉 車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