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商家有哪些規則不能犯規(拼多多店鋪為什麼會被懲罰)

老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如老話所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規矩,否則社會就會亂成一鍋粥。生活中最常見的是交通訊號燈,如果人人都不遵守,那將擁堵不堪。開拼多多店鋪也是如此,不要等店鋪違規了,才想起來,最終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這邊給大家分享一些 商家經常會觸犯的違規行為和應該怎樣避免違規呢?希望對您有幫助,順利的運營店鋪,祝您生意越來越好。

1、這篇文章主要說的違規行為是(假貨)

一、判定假貨的標準是什麼呢?

1、假貨:假貨就是與事實描述不符的產品,非真即假,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

2、平臺判定標準:有權不時的對商家所釋出的商品資訊、店鋪資訊、交易資訊、交易行為等進行隨機抽查,以普通人的知識水平標準判定商家是否涉嫌銷售假貨。

3、拼多多判斷商家涉嫌銷售假貨的,有權採取以下措施:

(1)部分或全部商品降權,下架,禁售;

(2)禁止上新、禁止上架;

(3)限制商家賬戶貨款提現;

(4)扣除商家保證金或商家賬戶貨款餘額作為消費者賠付金

(5)若涉及刑事責任,移交公安、司法機關處理。

二、如何避免假貨違規?

(1)對假貨說不:不管假貨成本有多低,利潤有多大,堅決抵制誘惑不賣假貨;

(2)不蹭品牌:實事求是,商品是什麼品牌就是什麼品牌,在商品描述裡真實描述,不要蹭知名品牌的熱度;

(3)自有品牌申請商標:如果您的商品是自有品牌,建議去商標局註冊,獲得商標局註冊後再發布商品。

三、如果判定假貨,如何處理呢?

(1)商家應在接到平臺通知後的7日(T 7日)內進行第一次舉證,提交平臺認可的證明檔案,例如合法的進貨憑證(訂單、合同、發貨單、發票等)、商場購物小票、授權證明資料等。無法提供前述證明檔案的,應當提供品牌方出具的正品宣告和撤銷處罰申請函。

(2)平臺經審查認為商家第一次舉證不充分的,將通知商家在5日(T 12日)內進行第二次舉證。

(3)經商家舉證,平臺審查後認為商家所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所售商品為正品的,將在確認上述事實後撤銷已經採取的臨時處理措施。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拼多多的規則,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各位商家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