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縱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影象的縱橫比)
攝影中的縱橫比是什麼?縱橫比如何影響你的影象質量?
在本文中,我簡要介紹下攝影縱橫比,讓你瞭解下它們是如何使用它們來提高影象質量的!
什麼是攝影縱橫比?
縱橫比是以比率形式表示的影象的尺寸。你可以通過比較影象的寬度和高度來確定縱橫比,然後將其寫為寬度:高度比(例如 3:2 或 4:5)。
影象的縱橫比最初由相機感測器的尺寸決定。由於感測器尺寸是固定的,因此很容易將影象的縱橫比視為理所當然。
但重要的是在拍照時要考慮縱橫比。相機縱橫比具有構圖含義的建議在使用相機時要考慮這一點。
為什麼縱橫比很重要?
不同的縱橫比會產生不同型別的構圖。
例如,1:1 長寬比的正方形往往會拍出非常平衡的、但視線很窄的影象。
4:5 或 3:2 的縱橫比在框架內提供更多空間。
而 16:9 的縱橫比為影象邊緣的擴充套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縱橫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拍攝的場景型別,某些場景自然適合某些縱橫比。這就是為什麼在拍攝之前要仔細考慮下縱橫比的原因。不同的縱橫比選擇會極大地影響構圖。
常見的相機縱橫比
幾乎每個相機感測器都提供以下兩種縱橫比:
3:2 縱橫比
35 毫米裁剪感測器和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一些徠卡中畫幅相機、大多數無反光鏡相機、高階緊湊型相機和大多數 35 毫米膠片相機都使用 3:2 的縱橫比。自從徠卡在 20世紀初製造出第一臺 35 毫米膠片相機以來,這種縱橫比就一直伴隨著我們。
現在,全畫幅 35 毫米感測器的尺寸為 36 毫米 x 24 毫米。可以將此數字表示為比率:36:24。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兩個維度除以 12,這給了你 3:2。
你可能知道,作物感測器相機的感測器更小,尺寸約為 22.5 毫米 x 15 毫米(具體尺寸因品牌和型號而異)。儘管感測器尺寸不同,但寬度和高度之間的比例保持不變,符合 3:2 的縱橫比。
4:3 縱橫比
微型四分之三相機、許多緊湊型相機、一些中畫幅數碼相機以及使用 6 cm x 4.5 cm 格式的中畫幅膠片相機使用 4:3 縱橫比。
3:2 與 4:3 縱橫比
現在讓我們比較一下兩種常見的相機縱橫比。
顯然,大多數數碼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使用的 3:2 縱橫比略長於微型四分之三相機使用的 4:3 縱橫比。差異可能看起來不大,但它對構圖有重大影響。看看下面的圖片,看看為什麼。
這是原始照片, 3:2 的縱橫比拍攝:
這是相同的影象,但被裁剪為 4:3 的縱橫比,就好像它是用微型四分之三相機拍攝的一樣:
你看得到差別嗎?它很微妙。35mm 框架更長。
當涉及到構圖時,這具有挑戰性,因為要找到一種有效地填充該長度的方法。
尤其是風景攝影,通常受益於壓縮幀,這也是風景電影攝影師中 7:6 中畫幅相機和 5:4 視角相機流行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將相同的景觀裁剪為這些格式的樣子:
對我來說,7:6 的縱橫比太短了,5:4 是一個非常舒適的縱橫比。
縱橫比示例
現在,在看到上面的照片後,你可能會認為縱橫比之間的差異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通常當以橫向格式拍攝時,差異很小。
如果切換到縱向格式(即使用垂直框架),情況就不同了3:2 的幀突然變得更難有效填充,而且構圖通常受益於裁剪為較短的矩形。這裡有一些例子來告訴你我的意思:
上面的風景中遇到的困難是原始影象中有太多空曠的天空。我通過裁剪頂部解決了這個問題,如圖所示 4:5 縱橫比似乎效果很好,當然,並非所有影象都會受益於這種型別的裁剪。
全景格式 (16:9):
和方形格式(1:1):
總結
縱橫比很重要,在拍攝前養成一個考慮縱橫比的好習慣!
-END-
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