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kindle買不了電子書(kindle怎麼下架了)

“你走了,消費者怎麼辦?”

近日,亞馬遜宣佈將在一年後停止中國Kindle電子書店運營的訊息鬧得沸沸揚揚,同時引起了眾多國內使用者的不滿。6月13日,江蘇消保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釋出文章,對此事作出評價,認為這是相關公司沒有盡到社會責任的表現,並公開“喊話”Kindle運營方:“你走了,我(消費者)可怎麼辦啊?”對於亞馬遜的這一決定,有著將近8年Kindle使用經驗的小張告訴記者,她不理解,也有點惋惜。

只能用來蓋泡麵了? 中國Kindle電子書店停運遭質疑

6月2日,亞馬遜Kindle服務號釋出關於中國電子書店運營調整的重要通知:亞馬遜將於一年之後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在此之後,使用者將不能購買新的電子書。對於已經購買的電子書,使用者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載。這意味著持有kindle消費者到時將再也無法使用官方商城和雲端等功能。

訊息一出,立刻引起書迷的大範圍討論,有人吐槽道:“這下好了,真的只能拿它來蓋泡麵了。”來自鄭州的小張是名妥妥的書迷,從2014年就開始使用Kindle讀書,她連連哀嘆,“我感覺現在Kindle的使用價值更低了。”

只是相比分析原因,使用者們更在乎自身的利益是否被有效維護。與其一句接一句的道歉,他們更希望相關運營方出面,直接回應這些問題。

江蘇消保委公開“喊話”:

你走了,我(消費者)怎麼辦?

“你走了,我可怎麼辦啊?”6月13日,江蘇消保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釋出文章,公開對此事進行評價,稱Kindle消費者的失望和擔憂並非無中生有。儘管亞馬遜公司已經為消費者留下一年緩衝期下載購買的電子書籍至本地,Kindle電子閱讀器在失去官方下載渠道後依然可以通過本地資料傳輸的方式使用等政策,但並不意味著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了完全的保護。

江蘇消保委表示,消費者在最初購買電子閱讀器時,官方商店正版圖書資源、雲端儲存電子資料、郵箱推送電子書等功能是不少消費者花費上千元選擇Kindle的理由。企業根據市場經濟對自身經營戰略進行調整無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忽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正當訴求。提供打包下載服務、電子書格式轉換破解服務、雲端筆記同步下載等功能……這些都是Kindle可以為消費者做的。

目前,Kindle運營方還未對此事進行再次迴應。

曾被看成紙質書的替代品

最終還是走了下坡路

記者瞭解到,Kindle是亞馬遜推出的旗下手持閱讀器,與其龐大的實體圖書銷售業務相互補充。首代Kindle見市於2007年,2013年帶著“把書店放進口袋”的理念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十代,曾被亞馬遜看作是現代閱讀的最終解決方案。由於其輕便簡易的特點,很快得到國內書迷的喜愛,最受歡迎的階段,還曾引起大眾對“電子書能否取代紙質圖書”的討論。

但是即便擁有那麼多熱心使用者,Kindle仍舊因為它水土不服的運營方式而迎來下坡路。2014年以後,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和大型企業涉足網路圖書行業,他們不僅讓出版圖書找到了除實體以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還以免費閱讀的條件吸引了大批書迷入場。另外隨著技術的引進和發展,國產電子閱讀器也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小張告訴記者,Kindle的墨水屏對書迷來說,更像是一種情懷,某種程度上契合了他們對紙張的追求。買進第一部Kindle時,她在讀大二,每月生活費並不多,為了能買到Kindle,省吃儉用了2個月,“它進入中國市場9年,我使用了8年。”起初這款產品只是作為她實體書的替代品,但是用久了不管是電子屏還是紙張,讓她感受到最多的都是閱讀賦予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