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上型電腦看什麼引數才是好電腦(膝上型電腦看哪些配置)
看配置前,關於品牌、外觀、外觀設計的體驗感(手感、觀感、觸感)等要素就不說了,因人而異,去實體店體驗一下就好。
本文主要帶大家看下作為一個電腦小白,如何學會看配置,選到適合你的電腦,配置越高越好。
一、CPU的選擇
1、 CUP(中央處理器)含義:
CPU選擇放在首要,一般不選擇AMD的CPU,效能在筆記本上表現不太好,筆記本推薦英特爾的酷睿系列
2、酷睿系列數字代號含義:i3 i5 i7(i7>i5>i3)
1)i3 i5 i7是系列的代號,一般而言,這個系列代號越大,效能越好(不絕對)
2)i3 i5 i7- 後的第一位數字,代表第幾代CPU(如i5-8250U代表第八代酷睿i5),數字越大,架構更優,效能越好
3)第二位數字代表處理器等級,數字越大、效能越好
4)第三位代表主頻率高低(可忽略)
3、酷睿系列CPU字尾字母含義:
i開頭,H結尾的無法更換CPU(如:i7-9750H)
M結尾的表示CPU可以更換、效能適中(如i5-4200M)
U結尾的為低電壓,功率5.5W,超薄本不能作為遊戲本(i7-8650U)
H結尾代表高電壓(如 i7-8850H)
Y結尾的是超低電壓(如 i7-4610Y)
X結尾代表高效能,同一代最強效能(如 i9-7960X)
QM結尾的表示四核,至高效能級別,遊戲標配(如i7-3632QM)
K結尾的表示不鎖頻率(解鎖更高效能),使用者可以超頻的(如i7-8086K)
XE代表至尊效能,18核36執行緒(如i9-7980XE)
3、酷睿系列的選擇
1)建築系:需遊戲、渲染視訊、剪視訊、及經常使用各類設計軟體等專業需求的選擇i7
2)沒有1)要求,中低端的圖片視訊處理的選擇i5即可
3)辦公文字、中端娛樂類可購買i3,(建議不買i3,效能太差)
3)遊戲愛好者不要選擇尾號為U的低電壓
二、GPU的選擇
1、GPU即顯示卡,主要廠家有AMD 、Nvidia(英偉達)
2、英偉達GTX開頭表示高階顯示卡,GT系列的效能較差
3、命名:GTX代表代數,如GTX1070,表示第十代的七級別顯示卡,後面數字越大越好
4、獨立顯示卡與整合顯示卡:獨立顯示卡比整合顯示卡好,需要玩遊戲的朋友就一定要選擇獨立顯示卡
三、記憶體的選擇
1.、選記憶體主要看容量,容量越大越貴,後期可加可換,一般的商務用途及辦公,4G已夠用,如需遊戲,可增加到8G、16G;
2、目前輕薄本有板載記憶體的設計,板載意味著記憶體無法自行升級,買電腦是儘量先加滿記憶體,也就是16G起步,避免未來不夠用,如果不是板載的,自己買價效比比較高的。
3、雙通道記憶體。雙通道記憶體有利於CPU/顯示卡的效能發揮,購買遊戲本時建議選擇雙通道,缺點:機器一般只有兩個記憶體槽,插滿了後期升級會相對麻煩;
四、固態硬碟(SSD)的選擇
1、容量:容量越大越好,建議512G起步(實在不行128G,用著確實有點小),1TB的更好;
2、效能:PM981a和SN720是第一梯隊
3、機械硬碟(HDD):輕薄筆記本基本沒有2.5寸硬碟位,遊戲本可能是不預裝可自行新增
五、螢幕的選擇
1、螢幕大小14寸、15寸都可選擇
2、輕薄本使用者主要看解析度和色域,低於1080P分辨力的不考慮,4K為目前最優秀的,但超前會早晨不適配
3、遊戲本使用者還需關注重新整理率和響應時間,144hz/4ms比較理想
六、電池的選擇
1、看容量,容量是決定續航好壞的關鍵,推薦10代intel低壓平臺
2、一般為3000至4500mAh,也有極少數配備6000mAh容量的。數值越高在相同配置下的使用時間就越長
3、電池的保修時間,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