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在哪個銀行交(個人怎麼在銀行交社保)

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商業銀行等渠道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通過商業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目前很多銀行鼓勵開設養老金賬戶,最好繳納上限12000元,還有享受優惠返現活動。

個人養老金跟基本養老保險,是政府支援,鼓勵個人自願參加,是對市場運營和補充的養老保險,有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11家理財公司、14家證券公司、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6家保險公司參與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參加達到養老年紀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出國定居達到國家規定,才能領取養老保險,如果死亡後養老保險賬戶可以繼承。

個人養老保險是什麼?

1 目前覆蓋部分到達10.4億,養老保險是主體部分。

2 個人養老金和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 。

3 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 ,截至2021年底,兩項年金參加職工7000多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表示: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建立,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實現老年生活更有品質、更有保障。

參加個人養老金有什麼條件?

《實施辦法》中明確,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個人養老金賬戶如何開戶?

1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可以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指定。

2 個人養老金賬戶應當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等渠道,在個人養老金資訊管理服務平臺開立。

個人養老金有繳納上限嗎?

《實施辦法》明確, 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繳納,繳費額度按自然年度累計,次年重新計算。

個人養老金產品和一般金融產品一樣嗎?

賈江表示,和一般金融產品相比,個人養老金產品要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幾個方面的屬性。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要以“銷售適當性”為原則,做好風險提示,不得主動向參加人推介超出其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個人養老金賬戶裡的資金怎麼用?

《實施辦法》明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 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參加個人養老金能享受哪些政策?

1 繳費環節,每年不超過繳費上限12000元的部分,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預扣預繳或次年彙算清繳,在個人所得稅前辦理扣除。

2 投資環節,取得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3 領取環節,參加人領取個人養老金時,不區分領取方式和領取額度,均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是比較低的。

個人養老金可以繼承嗎?

《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 參加人身故的,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產可以繼承。參加人出國或出境定居、身故等原因社會保障卡被登出的,商業銀行將參加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轉至其本人或者繼承人指定的資金賬戶。

個人養老金怎麼領取?要達到哪些條件?

1 為了更好實現補充養老功能,政策規定, 參加人在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時,可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由參加人自己決定, 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參加人向商業銀行提出領取個人養老金時,商業銀行會向個人養老金資訊管理服務平臺核驗參加人的領取資格。對於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會根據個人選擇的領取方式和額度,把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轉入到參加人的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由參加人自主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