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中合併形狀怎麼用(ppt中怎麼組合形狀)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PPT中有非常酷炫的自定義形狀,比如這樣的:


那麼他們是如何實現的呢?其實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PPT從13版本以後開始支援的合併形狀功能。我們先大概看下基本原理的效果演示:

關於形狀合併,PPT中的形狀合併,其實是一種布林運算,邏輯與或非運算

如果說“人話”,那其實就是結合==相加;組合等於去除疊加部分;拆分呢就是按相交線拆分開;相交只取相交部分;剪除,可以按先後順序,從1中剪除2,或者從2中剪除1。

明白了這個原來,我們來看看這些形狀如何製作。

首先,我們弄得簡單點,以這個形狀為例

我們先插入三個基本形狀,(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這由一個長方形,一個圓形,以及一個小長方形組成)

先組合出嵌入大長方形的部分,將兩個藍色形狀疊放在一起,選擇合併形狀--> 結合:

然後,將藍色部分和綠色圖形疊加,選擇剪除,然後就O啦

它已經自成為一個形狀,可以自由縮放大小了。

至於和它拼接的那一塊,也簡單,其實也是一個長方形帶了一個圓,同理操作就好了。只不過這次用的是結合功能。如下圖

好了,根據這個思路下去,前文示例中的頭形圖是不是可以畫出來了?大家可以思考動手做一做。

接下來,再說一個風扇形狀的圖案吧。

還是先來思考觀察一下,一片扇葉,其實就是兩個圓的疊加,然後剪除,對不對?

(O啦姐:此處有掌聲!人重要的是會思考,會舉一反三對不對?)

好了,今天先分享到這裡,歡迎同學們一起來學習PPT技巧哦,如有疑問,歡迎評論諮詢。如果您覺得還算過得去,也給點個贊吧。

我是PPo啦,會不定時給大家分享關於PPT/PDF/Office等辦公軟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