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的花唄人死後還用還嗎(人突然去世花唄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央視網”,原文首發於2022年4月6日,原標題為《人去世了,花唄還用還不?》。

“你是想笑死我然後繼承我的花唄嗎?”

好多朋友聽過這句玩笑吧?

那麼,

人去世了,花唄還用還不?

還有,

充了值的遊戲賬號怎麼辦?

微信、支付寶賬戶裡的錢還能取出來嗎?

真的有一些年輕人在認真考慮這類問題。

據中國遺囑資料庫統計,

截至2019年底,

我國“90後”立遺囑人已超過300人,

將虛擬財產寫入遺囑的有180多人。

這些“90後”的房產、股票等財產並不多,

主要是現金存款和各種數字虛擬財產。

立遺囑的群體有年輕化趨勢,

寫入遺囑的數字虛擬財產也越來越多。

大部分數字虛擬財產涉及

微信、支付寶賬戶、金融賬戶和遊戲賬戶等。

咱們今天認真聊聊:

人去世後,

這些虛擬財產都怎麼處理?

年輕人為啥立遺囑?

中華遺囑庫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近年來前去諮詢立遺囑的人數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華遺囑庫已經登記保管了22萬份遺囑。

如今,立遺囑的不僅是中老年人,一些年輕人也開始思考自己的身後事。

相比之下,他們處理的財產更加多元,認為立遺囑過程也是一種心態“歸零”的過程。

北京市民代通是一名“90後”,剛工作不久還未結婚,不過最近他開始諮詢怎樣立遺囑。

當他和父母溝通時,遭到了他們的反對。

代通說:“他們可能覺得我是不是想不開了,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不順,我說沒有,我把我想留的東西留給大家。”

與其他年齡段人群不同的是,“90後”的遺囑中處理財產的方式更為豐富,“虛擬財產”的納入和安排成為一個突出特徵:支付寶、微信、QQ、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是年輕人遺囑中常見的財產型別。

代通解釋:“其實主要是雲盤,因為我從小到大有很多照片、視訊,如果我突然有一天走了,把這些留給父母,他們可以通過這些來懷念我、緬懷我。”

花唄用還嗎?

浙江春江明珠律師事務所的邵律師解釋:

“一個人如果去世了,但這人還有債務沒有處理完,那首先看債務人有沒有遺產,如果沒有遺產,這筆債務就作廢了,如果有遺產,那她/他的債務便是在遺產的限額內承擔責任,繼承人有權選擇進行繼承或者不繼承。而花唄從法律角度來說屬於債務,如果問是否可以被繼承,答案是可以的,如果選擇繼承債務,就要承擔償還責任。”

支付寶微信等賬號可以被繼承嗎?

邵律師介紹,以支付寶為例,根據《民法典》,被繼承人合法取得的財產是可以被繼承的,而支付寶賬號屬於一個賬戶,是不具有財產特性的,所以是不能繼承的。

但是,使用者在支付寶賬戶內的資金視為使用者的財產,這一財產權益的獲得同樣也可以從繼承權的授予得到保證,所以這些錢是可以被繼承的,銀行賬戶同理。

支付寶、微信裡的錢怎麼取出來?

記者為此查詢了支付寶智慧客服,客服專題中有一個視訊解釋了這一問題:

親人如果不幸去世,其親人不清楚其支付寶的賬戶、密碼,也不知道具體餘額,可通過客服提交死亡證明、身份證、親屬關係證明,查詢到使用者的相關資訊。

遊戲裝備算不算遺產?

“新的民法典新加入了對於虛擬財產的解釋,現在虛擬財產和實體財產都擁有價值,所以都算是遺產可以被繼承。”

邵律師說,像遊戲賬號裡面的虛擬物品,是可以被繼承的。

“《民法典》將遺產統一概括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既然它們是財產,就可以被繼承。”

你最關心的虛擬財產是什麼?

你怎麼看待年輕人立遺囑?

來源: 瞭望東方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