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都有什麼品種(鬥魚哪個品種好)
看了很多網站和論壇,特有心收集,供大家欣賞。
馬尾鬥魚
英文縮寫VT,作為最常見的鬥魚,往往價格最為低廉,同時被人認為就是泰國鬥魚中最下等的魚,但是要知道,好的馬尾飄逸的足夠讓人尖叫。
獅王鬥魚
英文縮寫CT,獅王因其尾骨上針的數目還能分為兩針,四針,Y針等,值得注意的是養殖獅王鬥魚要求的水質與其他幾種泰斗不同,要求弱鹼性水,所以很多魚友都用農夫山泉養獅王,效果不錯。
扇月鬥魚
其中尾展角度在60~120之間的被稱為三角尾,尾展在120~180的被稱為超三角,180的被稱為半月,英語縮寫HM,尾展超過180的被稱為超半月,是扇月中最佳的一種,英語縮寫OHM,養殖扇月尤其需要注意水質,要保持水質乾淨,溫度不宜過高,不然容易燒尾。
將軍鬥魚
英語縮寫PK,各鰭都比扇月鬥魚要小,但是身體更為強壯,也是遊姿最優美的泰斗,我最喜歡的一類,將軍相較於前幾種是最適合新手,容易飼養的泰斗,推薦給新手
搏擊鬥魚
其實搏擊屬將軍的分支,搏擊相較於將軍各鰭更為短小,身體也更為強壯,但是身體的色彩極為黯淡,一般只有黑藍紅三色,如果所前四者都是展示級鬥魚的話,那麼搏擊就是為了戰鬥而生的鬥魚,一條好的搏擊,除了擁有良好的血統外,還必須從小開始訓練
大耳
指的是腮側的兩個鰭特別大的鬥魚(原諒我突然想不起那是叫什麼鰭了orz)也成為飛象,飛翅,是近年來廣受魚友喜愛的一類基因表現,但是它的養殖難度也不低,處理不當容易出現溶耳,裂耳等情況
龍基因
也被稱為龍鱗鬥,指鱗片大,看起來較厚重,呈點狀分佈的魚鱗表現,需要注意的不要將金屬色基因與龍基因搞混。
巨鬥
嚴格意義上指的是肉身超過6cm的鬥魚,後來逐漸放大到連尾共6cm,個人未發現什麼特別之處,長得大而已orz。
雙尾
英語縮寫DT,是近年來新開發出的新基因品種,雖然獲得了兩條尾巴,但是此種魚的體質極弱,對疾病的抵抗力極差,飼養困難,建議初學者不要嘗試,需要注意的是區分雙尾和裂尾,雙尾很明顯是兩股尾巴從根部長出,而裂尾往往是細縫狀,且根部會出現空缺段。
面具
指的是頭部全部被鱗片包裹,一般發生在龍基因的魚身上。
魔眼
指的是不光是頭部,就連眼睛也被鱗片覆蓋,是全面具的極端表現,這種性狀對鬥魚的視力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