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如何快速獲取大量使用者?
微信社群引流已經成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特別是在私域流量爆火的今年,社群運營者如果能夠熟練掌握至少一種高效的引流的技能,就能給社群帶來大量的新鮮血液。
以下是筆者從多年社群實操經驗中整理出來的4種社群引流的方法,希望這4種方法能夠幫助你快速獲取社群使用者,打好初期社群的根基。
本文目錄
方法1:豆瓣、論壇、貼吧等引流
方法2:混群被動引流
方法3:裂變活動引流
方法4:通訊錄引流
方法1:豆瓣、論壇、貼吧等引流
通過在豆瓣、論壇、貼吧搜尋相關帖子,底下的留言回覆有非常多的微訊號或QQ號,這些都是精準的使用者,下面以豆瓣舉例。
以豆瓣為例:
1、首先,為什麼要在豆瓣引流?這3個分別是豆瓣、知乎和簡書在百度上的權重。
豆瓣這個網站要比知乎和簡書起家都早,很多知名的網際網路應用早期都是在豆瓣小組誕生的。而且,豆瓣的稽覈要比其他網站要鬆一些,簡書雖然也是個好地方,但排位不如豆瓣重要。
豆瓣引流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屬於主動引流,適用於一些帖子下面有微訊號能直接新增的情況;一種屬於被動引流,適用於掛評論、對豆瓣賬戶運營、發帖等可以吸引使用者新增自己的情況。
這裡先給大家介紹主動引流的方式,我們以攝影為例。
步驟:
開啟豆瓣 → 搜尋相關人群所在的小組 → 進入小組 → 尋找“群”、“交流群”字樣的帖子 → 瀏覽下方的留言區 → 新增微信 → 驗證話術:“豆瓣,邀你進交流群哈”(根據不同情況使用不同話術,比如贈送你資料包或者課程等等)。
1、開啟豆瓣
2、搜尋相關人群所在的小組
我們這裡以攝影小組為例,可以看到小組成員數量最高可以達到70W ,說明這部分人群是非常多的。
3、進入小組
4、尋找“群”、“交流群”字樣的帖子
5、瀏覽下方的留言區
注意:紅框這裡是樓主自己回覆的,一方面是做加人標記,因為很容易忘記加到哪裡;另一方面是可以讓豆瓣能夠保持熱度,不斷被更新到置頂帖,吸引更多的豆瓣使用者。自己在開帖做被動引流的時候,可以參照這種做法。
6、新增微信
7、驗證話術:“豆瓣,邀你進xx交流群哈”(根據不同情況使用不同話術,比如,贈送你xx資料包或者實物等等)
小結一下:
這種引流方式比較適用於亞文化(貼吧、論壇)、傳統行業(論壇)、文藝青年(豆瓣)粉絲群體的使用者,得到的粉絲都會比較精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論壇和貼吧主要是以QQ為聯絡方式的,豆瓣是微信。
方法2:混群被動引流
我們在混群的很多時候,如果主動加人太多,萬一“踩雷”(加到群管)就會特別尷尬。可是吧,每天都要水群刷存在感又特別累,有沒有什麼簡單粗暴的方法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混群被動引流的方法。
形式:
通過加入進微信/QQ群,通過發一些看起來不那麼“硬”的廣告,來吸引群內的精準粉絲新增你,達到被動引流的效果;這類廣告一般比較長(方便引起注意),而且連發好幾條(突出存在感),識別這種資訊的時候,只要根據這兩個特點就可以識別是不是引流的話術;
工具:
QQ、微信、引流資料包/引流話術
方法示意:
步驟:
加入進群 → 配合話術 資料發到微信群/QQ群 → 群內好友自動新增我微信/QQ
這裡舉一個我過去做的QQ群引流的實操案例。
背景:我們希望通過建立QQ群增強我們和使用者之間的聯絡,同時也可以為我們的微信群進行導流,因為導流到微信以後就能夠成為非常精準的使用者。這個方法是通過自建QQ群再向自己微信進行導流的一個操作,適用於快速積累原始粉絲進行引流。
1、加入進群
①開啟騰訊課堂,找課程。
②搜尋你想要的精準人群,比如食品、 微商、或者媽媽等,我們以跨境電商為例,點選進入幾個“免費”的課程詳情頁。
③點選跳轉,立即報名,報名成功後,下面有個QQ群,立刻加群,百分百通過。
為什麼會100%通過呢?
因為只要你說你是看到騰訊課堂裡的資訊,想要進群學習,那麼群主就一定會讓你進群的。這樣你就能夠擁有海量的精準群了。
2、配合話術 資料發到QQ群
我們的目的是要找跨境電商的賣家或者新手小白使用者,所以我就加了幾個跨境電商教學的QQ群,還準備了一份跨境電商相關的資料包,然後我找一個相對比較活躍的群,在群裡喊了一句“我們群有沒有沒拿到剛剛群主分享的亞馬遜全套學習地圖,回覆‘沒有’,我發給你”
這句話的優點在於:
①它不帶任何連結,給人的感覺不是廣告,避免被無視或者被移出群聊!
②在一個設計教學的群裡出現【亞馬遜全套學習地圖】,立刻就能引起目標使用者的注意 (人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產生反應)。
③這裡有個關鍵詞“還有誰”,我在群裡說還有誰沒拿到,那麼使用者就會產生“已經有人拿到了,如果我沒拿就虧了”的心理。
④讓使用者回覆“沒有”就是要完成了一個角色上的轉換。使用者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向你索取的人。當他處於主動索取狀態時,他對你就不會感到排斥。
3、群內好友自動新增我QQ
第一句發出後,群裡很快就被“沒有”兩個字刷屏了。這時候,我一個一個私聊回覆了“沒有”的使用者:“加我一下,我馬上發給你”。
將學習地圖發給使用者之後,再準備多一些其他平臺的跨境電商資料包(很多跨境電商賣家其實都會做多種平臺),告訴使用者加入這個QQ群可以獲得更多跨境電商的乾貨。以這種方式完成了第一波對原始使用者的積累。有了相應的QQ群以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慢慢向自己的微信進行導流了。
小結一下:
這種引流形式獲取到使用者的效果和質量都會比較高,比較適合有人設(有相關型別的朋友圈而非全推廣的朋友圈)的號,如果沒有人設的話,後期做其他轉化肯定會比較難的。所以這種引流方式非常適合精準粉絲的引流,如果覺得主動加人過於累人,建議多混幾個高質量的群,然後通過這種形式進行吸粉,會方便很多。
方法3:裂變引流
裂變是獲取使用者最快的方式,但是操作難度也特別高,流程高度自動化、標準化。筆者看了十篇左右的裂變文章,總結了幾種常見的裂變形式。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裂變常用的形式和注意的細節。
形式:
通過誘餌海報面向種子使用者推廣,吸引種子使用者進入社群,並通過社群內的自動化提醒話術促使群成員完成海報轉發任務,驅動群成員社交關係帶來新使用者進群,並迴圈這一過程的一種高效使用者增長方式。
裂變主要的形式有幾種:
1、公眾號裂變
2、個人號裂變
3、群裂變
4、“群 個人號”裂變
5、“群 公眾號”裂變
6、 “群 個人號 公眾號”裂變
7、“群 小程式”裂變
工具:
常見的任務寶等工具,包括行秀在內都可以。
方法:
裂變前期準備:
1、裂變誘餌設計
尋找能解決垂直細分人群最大痛點的產品或內容;比如:PMTalk的國慶活動---贈送產品/運營人經常使用的工具網站會員,只要你是一隻運營喵,那你是一定會需要這些工具的,只是工具不免費使用而已,現在有免費體驗會員領取,我為什麼不去呢?
裂變誘餌設計四步走:
① 先確定目標使用者,看看目標人群都活躍於哪些平臺;
② 檢查目標人群是否足夠細分、垂直;
③ 分析細分人群的最大痛點:比如運營崗最大的痛點是普遍薪資低(這一點運營研究所利用得最為透徹);
④ 針對最大痛點去準備(尋找)裂變誘餌。
尋找熱點內容的參考渠道(參考)
百度指數:看目標人群最關注哪塊產品或內容
節日熱點:開學、考研、畢業論文查重、雙十一優惠券……
大資料導航:資料與工具聚合平臺,驗證熱點內容
2、裂變海報設計
市面上幾乎80%的裂變海報會按照這個模板來進行製作,下面舉幾個例子:
好的裂變海報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不斷借鑑和參考,通過多次的測試慢慢才能找到做海報的感覺。所以在製作裂變海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借鑑同行做的裂變海報,同時多測試,因為不同標題/顏色會使海報的分享效率不同。測試後,選擇效果好的海報版本,設計成不同背景並微調文案在裂變過程中進行更換,防止海報展示過多被遮蔽。
3、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裂變玩法
步驟:
①公眾號裂變
②個人號裂變
③群裂變
④“群 個人號”裂變
⑤“群 公眾號”裂變
⑥ “群 個人號 公眾號”裂變
⑦“群 小程式”裂變
鑑於這裡的裂變形式比較多,就不一一展開來舉例了。這裡給大家講一些之前遇到的一些裂變案例吧!
這裡以“群 公眾號”裂變為例:
1、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個人號,投放裂變海報
2、使用者掃碼進群
3、群內自動傳送引導語
4、使用者轉發海報到朋友圈
5.截圖發回群內(手殘沒截到)
6.群內引導關注公眾號,關注公眾號發放福利
總結一下:
裂變玩法是社群裡面被動引流最常見的一種引流方法,因為它的獲客週期短,成本低,而且獲取到的使用者基本都是精準使用者,當然,如果你的裂變誘餌設計的好 你的海報測試到位的話。
這裡講一個題外話,今天跟朋友聊天,朋友問我做社群做裂變,效果好不好,不就是看你的渠道給不給力嘛?我覺得這個答案對,但是也不全對。為什麼?因為有很多人其實都還沒有搞清楚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就是你的運營模式,如果你的整個模式有問題,你底下臺子沒搭好,就算是最頂級的流量幫你發一篇文章,你覺得轉化率會高麼?而對於社群來說,這個“臺子”其實就是我們使用者的粘性,活動的趣味性,造勢的能力。
那對於做裂變的人來說,精準的流量是什麼?有做具體的渠道分類麼?即:什麼渠道可能觸達到我的精準人群?它的優先順序如何?我該怎麼樣觸達?
在做裂變的時候,我們永遠只考慮了我們的啟動池該怎樣無限變大變多,卻忽略瞭如何將漏斗每一級的效應逐層放大,如下圖。所以搞錯了裂變的本質,是做不好裂變活動的。
方法4:通訊錄批量導流
之前有很多做社群的小夥伴問我有沒有什麼能夠快速匯入客戶的電話號碼到通訊錄,然後批量新增使用者的工具呢?
Tips:科普一下,用通訊錄加人和搜尋電話微訊號加人的區別在於:頻繁搜尋電話號碼新增好友容易被微信判定“操作過於頻繁”,而匯入到通訊錄,用通訊錄批量加人則不會
其實市面上也有各種通訊錄加人的工具,不過其實都不便宜,這篇文章除了給大家介紹一下通訊錄批量加人的形式,同時還給大家分享一些工具,以及他們的應用形式;
開啟手機微信 → 點選右上角的“+”號 → “新增朋友” → “手機聯絡人” → 新增識別到通訊錄當中的微信好友即可。
工具:
目前的工具都是付費的,比如:
第二個是“QQ同步助手”,2018年的時候還是免費,現在這個工具批量上傳是收費的(一個月15,筆者為了寫這篇文章還專門開了個會員555)
準備工具
- “安裝好QQ同步助手”的手機*1
- 電腦*1
- 帶有電話號碼的Excel表格*1步驟:
先在電腦登入pc端的“QQ同步助手” → 下載“模板表格” → 將帶有電話號碼的Excel表格整理到“模板表格”當中 → 通過電腦上傳表格到QQ同步助手 → 清空當前手機的通訊錄 → 在手機的“QQ同步助手”將剛剛上傳的通訊錄資料同步到當前這臺手機中 → 開啟手機微信 → 點選右上角的“+”號 → “新增朋友” → “手機聯絡人” → 新增識別到通訊錄
1、先在電腦登入pc端的“QQ同步助手” (
https://ic.qq.com/pim/login.jsp)
2、下載“模板表格”
在下方下載模板
3、將帶有電話號碼的Excel表格整理到“模板表格”當中
原表格
整理到“模板表格”
模板表格
4、通過電腦上傳表格到QQ同步助手
5、清空當前手機的通訊錄
6、在手機的“QQ同步助手”將剛剛上傳的通訊錄資料同步到當前這臺手機中
7、開啟手機微信
8、點選右上角的“+”號
9、 “新增朋友”
10、“手機聯絡人”
11、新增識別到通訊錄
小結一下
這個玩法是18年比較普遍的一個玩法,屬於比較粗暴的一種漲粉手段,通過率與傳送好友驗證的話術掛鉤,如果話術不好,通過率也會變低,現在多用於企業新增在網頁端註冊的使用者。
Anyway,見仁見智。隨著微信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已經逐漸與我們形成了一種“難以分離”的關係,所以人們對於隱私的保護也愈發強烈,一般都不會通過一些來路不明的好友。所以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一定謹慎!
作者:鬆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絡:[運營的小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