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開啟時的廣告可以關掉嗎(手機軟體自帶的廣告怎麼徹底關閉)

  開啟墨跡天氣,彈出天貓年貨節;開啟知乎,又是天貓年貨節;開啟天貓,還是天貓年貨節。沒錯,這是記者昨天的體驗,開啟手機裡的3款APP,最先躍入眼簾的都是廣告。而這份體驗,幾乎每位手機使用者都不陌生。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釋出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僅有14.5%提供個性化廣告關閉入口。關不掉的手機APP廣告,不僅正困擾著消費者,也在侵犯個人隱私。

   

資料圖

  600款APP中近6成有廣告

  “遊戲軟體裡的廣告推送很多,每次兒子一玩手機,螢幕上就會多出好幾個新軟體。”提起手機廣告,年輕的媽媽董女士有話說。董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喜歡玩手機遊戲。然而,每次玩過之後,她的手機裡就會多出幾款新軟體,“都是玩遊戲的過程中推送來的廣告,兒子左點右點都給下載下來了。”

  “我們做手機的廠商啊,手機是不賺錢的,就是交個朋友!”這是當年羅永浩在推銷錘子手機時說過的一句話,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實:手機行業依靠硬體很難賺錢。

  價格戰的壓力下,硬體利潤降低成為手機廠商必須面對的現實,廣告業務開始成為新選擇。於是,人們發現,無論是手機自帶的APP,還是自主下載的APP,開啟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廣告。

  昨天,記者分別點開包括墨跡天氣、噹噹、知乎、天貓、新浪微博、UC瀏覽器在內的6款手機APP,每款APP均彈出了約5秒鐘的廣告。其中,墨跡天氣、知乎、天貓顯示的都是天貓年貨節的廣告,新浪微博顯示的是化妝品廣告,UC瀏覽器顯示的是拼多多的廣告,噹噹則是自家的2021寒假季廣告。而且,當記者在幾個手機APP之間切換時,每次回到知乎,都會再彈出一次廣告。

  手機APP廣告氾濫到什麼程度?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且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入口。

  偷聽使用者“說話”精準推送

  “你有1條未讀資訊。”值得注意的是,手機APP彈出的廣告,看似是無意的,其實更多時候都屬於“投其所好”,根據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精準推送。

  “我要是在某電商平臺上瀏覽了幾個化妝品,過幾天就一定能在另一個電商平臺上接收到化妝品廣告。大資料可能比我還了解我自己。”

  “在京東搜啥,芒果TV首頁就給我推啥廣告,會員還要看廣告能忍,你說你一視訊APP偷看我在京東上的搜尋歷史再精準推送廣告,這就不能忍了。”

  “之前我是不太相信的,總覺得是被‘窺私’的人手機沒有關閉APP許可權才會收到精準廣告。但我在PC端登入B站看了個講座視訊,彈幕裡有歐米茄幾個字,然後我用手機登入微博時,就出現了歐米茄的廣告。”

  網路上,手機使用者關於被精準推送廣告的吐槽聲不絕於耳。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在報告中總結,APP廣告不僅多為“資訊展示—點選購買”的閉環型廣告,消費者如果感興趣就能直接點選連結下單購買,而且多為精準推送型廣告,大量APP廣告後臺還採用競價交易模式。

  “在你點開APP的1秒內,你的特徵已經被分析併發給了廣告主,誰出價最高,你的手機上就會顯示誰的廣告,這就是競價交易。”專家指出,APP廣告的精準投放與競價交易,是建立在過度索權、收集個人資訊基礎上的。

  消費者個人隱私亟待保護

  對於網際網路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利用網際網路釋出、傳送廣告,不得影響使用者正常使用網路。在網際網路頁面以彈出等形式釋出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但目前,手機APP廣告氾濫且無法關閉的問題還沒有受到監管部門的重視。

  “其實廣告有它的商業價值,很多消費者也喜歡廣告,但是我們覺得APP在推送廣告時,一要有節制,二要能給消費者選擇權,三要保護消費者的個人資訊,要讓消費者找得到、容易操作。”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祕書長唐健盛表示。

  而相較於廣告一鍵關閉功能,保護使用者從APP中被“偷”走的隱私,更是迫在眉睫。手機APP違規收集使用者資訊已是監管整治的重點工作之一。就在2020年,工信部對52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571款違法APP進行整改。

  部分手機廠商也在行動。蘋果方面表示,計劃修改IDFA(廣告識別符號)政策,將此前的預設IDFA開啟變更為預設IDFA關閉,未經允許就追蹤使用者資料的APP將會被移出蘋果應用商店。通俗來說,IDFA相當於一個手機身份證,使用者的網路行為習慣可能被記錄在其中,如常用哪些APP、平時在哪個區域活動、經常搜尋哪些產品等。通過IDFA,APP便可以形成一個使用者畫像,並依照畫像向手機精準地推送廣告。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趙瑩瑩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