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ssd用久了變慢怎麼辦(固態硬碟越用越慢怎麼辦)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自從固態硬碟的的出現,機械硬碟開始退出系統盤位置,使用者的體驗越來越快,開機只需三秒不是夢想。但隨著固態的使用,你會發現,你電腦開機沒有以前快了,你的SSD開始有了一絲絲變化:
在寫入檔案時候,大起大落,讀寫很不穩定;軟體測試的效能時好時壞,磁碟效能開始降低;執行軟體,啟動,載入沒有剛剛買回來的那麼順暢了。
那我們不禁的問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固態硬碟也有“壞道”?其實原因很簡單,除去硬體故障的原因,有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固態在寫滿的狀況下掉速
這方面大家可能都知道,大多數的SLC、MLC類固態硬碟在寫滿資料之後掉速嚴重,所以各大廠商會在完整的NAND儲存空間之外預留OP空間,用來處理一些回收機制,或者日常的損耗等,例如我們通常512G的固態硬碟,切割出32G作為OP空間,實際能夠使用的也只有480左右。
然而就是這樣,OP空間並不能保證SSD不掉速,在固態硬碟儲存量達到上限還是有不同程度的掉速。
第二,寫入邏輯的不同。
固態硬碟SSD資料的寫入方式區別於傳統的機械硬碟,比如一塊新的固態硬碟,他在進行測試,寫入資料時候NAND晶片是空置的,這個時候,寫入速度是最快的。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寫入大量的資料之後,新的資料需要SSD的主控來控制刪除的判斷,然後還要進行空間的擦除操作,還要向SSD傳送TRIM指令,在新的資料寫入快閃記憶體頁面時,SSD不保留塊的任何內容,用來保證更小的寫入,更大的吞吐量,增加壽命。
第三,主控的損耗。
我們都知道,固態有NAND顆粒組成,往往標稱有20萬-200萬的無故障工作時間,然而在現在的使用中,使用的壽命,損耗,主控更為慘烈。
在科技的發展,主控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發熱,損耗有了很大的改善。
好了今天固態的知識就說這麼多,更多電腦小技巧還請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