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卡死藍屏(win10為什麼老是藍屏)

Windows 10裝置驅動程式是必不可少的軟體元件,裝置可使用該元件與Windows作業系統進行互動。

如果電腦上未安裝特定的驅動程式,那麼裝置可能無法正常執行。

有了驅動程式,才使得Windows作業系統與特定硬體之間的通訊成為可能,比如顯示卡、網絡卡等等。

但是如果安裝了過時的裝置驅動程式,也可能會遇到硬體問題。

所以,為了保持系統正常執行,使用者需要定期更新Windows 10裝置驅動程式。

通常來說,當安裝硬體之後,系統就會自動部署相應的驅動,並通過Windows Update來提供自動升級服務。

然而Win10的驅動機制始終存在一些問題,某些驅動程式可能會導致系統出現問題。

這是因為,在當前的Win10系統中,所有的驅動(包括第三方的驅動),都安裝在系統System32目錄的特定資料夾中。

問題在於,部分驅動可能存在安全和穩定性Bug,進而直接對系統全域性造成不良影響。

比如我們常見的藍屏、黑屏、宕機、無限重啟等等,都可能是“自動更新驅動”搞的鬼。

眾所周知,Win10更新修復部分錯誤的同時又帶來一堆BUG,已經是微軟的傳統藝能了。

放眼全球,大部分使用者都曾因為驅動更新而被藍屏、宕機折磨多年。

近日,根據Windows Lastest的報道,Win10終於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進了。

據悉,在Win10 21H2“太陽谷”更新中,Win10的驅動程式將會被放置在System32目錄之外。

具體來說,Win10將會把第三方的程式安裝在一個新的“OEMDRIVERS”目錄當中(C:/Windows/OEMDRIVERS)。

而原來的System32系統目錄將不再放置第三方的驅動程式檔案。

報道稱,“OEMDRIVERS”資料夾讓作業系統可以和第三方驅動程式分隔開。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讓驅動程式執行在沙盒當中,使得裝置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

當然,這一新機制帶來的提升並不僅侷限在安全性方面,理論上來說,也會帶來效能方面的改善。

如果你經常需要更新驅動程式的話,改善會比較明顯。

不過,對於這次的調整究竟能否帶來Win10系統穩定性方面的提升,尚且是個未知數。

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報告顯示,隔離第三方驅動能夠減少Win10的藍屏宕機錯誤等系統崩潰。

換言之,就是這個機制是否有效還不一定,反而有可能產生更多的新BUG。

如上面的截圖所示,這個新的改變已經出現在Win10的預覽版中,如果大家想要體驗的話可以升級到Win10 21H2的預覽版。

另外據瞭解,在專為摺疊屏和雙屏裝置打造的Win10X系統中也有類似的機制。

除了驅動程式和系統目錄分離,Win10X的其他一些機制也會出現在Win10當中。

例如,操作中心會使用新的可自適應介面,可以讓使用者更有效率地訪問快速設定和通知。

另外,開始選單等其他模組會使用圓角的視覺元素,而非現在的直角。

目前,微軟已經開始測試新的個性化設定和觸控鍵盤,並改進檔案資源管理器的觸控體驗,以及某些新圖示。

讓我們期待一下Win10 21H2的正式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