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賬戶被停用怎麼辦(銀行賬戶被停用的原因)
近日,王女士收到郵儲銀行發來的簡訊,提醒她10月1日前通過郵儲銀行的網點或手機銀行更新個人留存資訊。9月2日,中國銀行也釋出《關於開展個人客戶身份基本資訊核實和完善的公告》,公告稱,9月2日起,如果持卡人身份基本資訊存在不完整、不真實或者有效身份證過期等情況,中行將中止客戶名下個人賬戶辦理業務。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東方IC
今年6月1日,郵儲銀行也釋出了內容近似的公告。郵儲銀行稱,從2019年10月1日起,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及《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逐步對在該行留存的客戶身份資訊存在不完整、不真實等情況的客戶名下賬戶進行限制金融服務。自6月6日起,客戶可持有效實名證件通過營業網點、手機銀行APP查詢本人留存的身份資訊情況,及時更新完善身份資訊。
記者注意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工行、建行、招行、民生、平安、浦發等國內多家銀行已釋出相關公告,對客戶身份進行嚴格核查。
1
身份證有效期過期最為普遍
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需要更新資訊的情況中,身份證有效期過期最為普遍。近幾年,有大批公民的身份證件有效期到期,然而很多人補辦了新的身份證之後,並沒有及時將新身份證資訊更新到銀行,這對銀行來說增加了風險。
根據《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檔案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記者發現,在銀行核查身份公告中,身份證過期是重點提醒的一種情況。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東方IC
浦發銀行去年規定,自2018年7月26日起,針對身份證件過期超過90天的客戶,其名下賬戶的非櫃面服務將予以暫停。在此之前已過期超過90天的客戶,賬戶非櫃面服務也將分批逐步予以暫停。非櫃面服務是指通過網銀、手機銀行、POS、ATM、VTM等自助渠道辦理的交易。
去年11月1日,民生銀行釋出公告稱:“自2018年11月1日起,對於個人客戶留存我行身份證件過期超過6個月的,或在我行留存的身份資訊不完整的客戶,我行將對該客戶直銷銀行渠道業務功能進行控制。”
平安銀行今年3月1日也釋出告稱,於3月29日起對證件過期的個人客戶進行相應的管控。到時證件過期30天后仍未更新的客戶,該行系統將對其名下所有賬戶作停止支付(只收不付)處理;到時證件過期60天后仍未更新的客戶,該行對其名下所有賬戶作中止(不收不付)處理。
2
多人使用同一電話的賬戶需確認
根據2016年出臺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要求,嚴格聯絡電話號碼與身份證件號碼的對應關係。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絡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係,對多人使用同一聯絡電話號碼開立和使用賬戶的情況進行排查清理,聯絡相關當事人進行確認。對於成年人代理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開戶預留本人聯絡電話等合理情形的,由相關當事人出具說明後可以保持不變;對於單位批量開戶,預留財務人員聯絡電話等情形的,應當變更為賬戶所有人本人的聯絡電話;對於無法證明合理性的,應當對相關銀行賬戶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暫停所有業務。
廣發銀行根據這些規定要求:2016年12月1日後,若客戶以同一證件號在該行新增開立I類戶,導致本人名下I類戶超過一個的,請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賬戶資料到該行網點辦理降級或銷戶,只保留一個I類戶;若客戶在該行留存的聯絡電話與多人重複,請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有效手機到該行網點辦理核實或提交合理說明。這兩種情況如果逾期,該行都將暫停賬戶的非櫃面業務。
3
補充更新個人資訊時注意別洩露
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議客戶能主動關注銀行官網或微信公眾號釋出的公告,或者登入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時注意接收相應通知。除了這些渠道,銀行也會主動向存疑客戶預留手機號傳送簡訊通知,這種簡訊是定向傳送的,沒有問題的客戶不會收到。如果客戶還不放心,建議主動給銀行客服打電話或去附近銀行網點查詢自己的賬戶情況。
記者注意到,各家銀行在公告中也都向客戶介紹了查詢和完善更新個人資訊的官方渠道,包括營業網點、網上銀行、手機客戶端等。
銀行客戶個人資訊如果不慎洩露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在釋出身份資訊核查公告時,也提醒客戶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防止資訊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