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手機真實配置引數(自己手機引數怎麼看)

在購買一款手機前除了天花亂墜的宣傳單和廣告外,我們被最先知道的還有手機的引數。看著滿滿一篇的引數你能懂得多少?四核肯定比雙核好?螢幕解析度越高越好?其實在看手機引數的時候,使用者還是有很多誤區存在的。今天咱們就給大家詳細講一下在購買手機前,我們使用者唯一敢肯定的資訊——引數,它到底有什麼用,到底該怎麼看。

螢幕材質

我們身邊的一些小白朋友們對於手機螢幕材質可謂是一無所知,而在他們一味的追求螢幕解析度的同時卻忘記了手機螢幕材質的作用。目前市場上的手機螢幕材質大概有TFT、OLED、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ASV、IPS硬屏這麼多種,每種螢幕都有著不同的效果。

這麼多種的螢幕一定搞的使用者眼花繚亂,在眾多螢幕中表現較為出眾的是SuperAMOLED螢幕和OLED螢幕。在色彩豔麗程度、可視角度以及陽光下顯示效果較好的當屬SuperAMOLED螢幕。目前,採用該螢幕較為出名的產品便是三星的note8。OLED螢幕在色彩還原、色彩保護度和視覺舒適度方面表現較為突出,採用該材質的手機最為出名的便是iPhone X了。

螢幕解析度

說到解析度到目前為止的旗艦手機已經普遍達到2K解析度的程度。但在目前主流的手機市場上1920×1080、720×1280兩種解析度的手機也比較多見。

但手機的解析度越高就代表手機的顯示效果越好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除了我們上文中提到過的螢幕材質影響到色彩的飽和度和還原度外,手機螢幕的尺寸也對顯示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試想一下,同樣為1080P解析度的螢幕在5英寸的螢幕上的顯示效果一定遠遠好於5.5英寸螢幕。由於自帶說到這裡自然涉及到畫素密度(PPi)這樣一個概念。畫素密度即每英寸螢幕所擁有的畫素數,畫素密度越大,則顯示越細膩。至於畫素密度,各位網友可以從各大數碼類網站的評測找到,也可以自行搜尋小計算器進行計算。

而蘋果公司的iPhone4率先在手機上使用的一種獨特的概念:retina。retina不是解析度,也不是單獨指PPI,而是指視覺效果。一般來說,手機螢幕PPI達到300就可以叫做retina螢幕,視線距離在35CM左右,電腦螢幕PPI在220以上就可以稱為retina螢幕,視線距離在60CM左右。而iPhoneX的ppi卻高達458,而且在retina效果的支援下,顯示效果可謂逆天。

但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使用一款300PPi和400PPi的螢幕卻看不出太大的區別,因此在追求螢幕解析度時,各位使用者一定定位適合自己的,沒有必要盲目的追求高解析度。

手機效能

要說到手機的效能自然首先讓各位使用者想到的便是手機的CPU主頻,真的是主頻越高越好,核心數越多越好嗎?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目前在手機市場上活躍的CPU種類大概包括高通驍龍Snapdragon、三星Exynos、蘋果A系列、華為海思、聯發科等,還有其他一些小牌子的。每種處理器在執行速度、功耗、相容、GPU上表現也不太相同。

不過影響手機效能的可並非只有CPU一個因素,其中最為直接影響的便是記憶體和儲存容量。手機記憶體直接影響著手機的執行速度,在選擇的時候自然是要選比較高的。儲存現在都是NAND快閃記憶體了(以前是ROM),手機中的作業系統、一些應用軟體、遊戲等都存放在這裡,因此在選擇時儲存容量也是需要較高的。如果機身自帶儲存容量不足,就要看是否支援microSD卡擴充套件。

除了這些硬體外,手機系統的優化程度不同也影響著手機操作的流暢性。相同配置搭配著不同廠商深度定製的安卓手機,執行速度便不會相同,甚至相差甚遠。而IOS的流暢度咱們就不多說了。

攝像頭引數

小白使用者在選擇一款手機時一定會只看手機的畫素,主觀的認為800萬畫素一定比500萬畫素的好,但事實也並不一定如此。

手機的攝像頭感測器、閃光燈、廠商對鏡頭的除錯、相機的演算法,以及各大手機廠商宣傳的自家採用某某先進技術等等都會影響手機的成像。其實作為真正用手機的使用者,對於這些引數也沒必要過於較真,採用什麼技術也不管使用者的事,使用者需要知道的只有成像。

因此我們在這裡並不像說一些天花亂墜的引數,而是要告訴各位小白使用者在購買手機前還是先看一看各大數碼網站的評測。評測中的樣張是最直觀也最真實反應手機拍照效果的地方,像Lumia 1020夜景是否真的很牛、華為徠卡認證是否真的不錯等等,只要通過看樣張就真的一目瞭然,滿意不滿意一看便知。

其他引數

我們接下來還要說一說手機的電池容量、支援頻段、音效、重量、體積等因素。首先是電池容量。對於容量非常好判斷,通過數字直觀就能判斷手機的容量大小。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機的螢幕材質、大小、系統優化、CPU等都會影響電池的容量。雖然說大多數手機堅持一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為了保險起見各位網友實現還是可以看一看關於手機續航的評測。

總結

引數是死的,而人的體驗感受卻是活的。在選購手機時,並不能把引數看做選擇前的一切標準,手機到底好不好還是要看一下評測或是親自體驗才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