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電影是什麼意思(如何辨別4k電影)

原文作者:whchengcai

現在4K電影已經是大勢所趨了,但即使是電影官方釋出的4k電影光碟都有可能是“假4k”,就目前而言,可以說大多數官方釋出的是“假4k”,就是本來電影本身就不具備4k條件,硬是通過後期處理來實現的“假4k”。

直接上主題:

判斷方法如下:

1. 網站查詢:按電影名稱首字母檢索:
       https://digiraw.com/4K-UHD-ripping-service/the-real-or-fake-4K-list/

2. 網站查詢:按電影名稱首字母檢索:
       https://4kmedia.org/real-or-fake-4k/

3. 先到豆瓣電影查好電影中文名稱對應的英文名稱

https://movie.douban.com/

然後根據英文名稱去IMDB網站上搜尋

https://www.imdb.com/

例如我們搜尋:Avengers: Infinity War(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點到電影頁面,往下找(實在不好找就ctrl F,頁面查詢吧)

每部電影都有這個選單的,點選“See full technical specs »”進去

Digital Intermediate (2K),對就是這個引數

數碼攝像機拍攝電影完畢之後,接下來會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目前這個階段一般都會在全數字環境中進行。這一步的數字中間素材(Digital Intermediate,簡稱 DI),是製作影片的原材料。原料也有等級之分,目前絕大部分電影會用2k,節約儲存和製作成本,少數“有遠見卓識”電影公司/導演,才會用上4k。

Digital Intermediate 這個引數是決定一部電影是否為4k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但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時,縮水就縮水在這個地方,很多情況下拍攝裝置是4k的,但DI用省錢的2k,這個木桶的短板,導致整部電影的清晰度不會超過2k解析度,及時再怎麼後期變成4k也都是“假4k”,粗略估計目前市面上80%以上的及時是官方釋出的4k藍光版都屬於這種“假4k”。所以DI成了一個判斷點,如果通常縮水的地方不縮水了,也就是說如果一部電影的DI採用了高成本的4k,其他因素也必然是超4k,整體出來的電影才是“真4k”。

Avengers: Infinity War(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假4k,官方再怎麼發行4k藍光版,都是無可挽救的“假4k”

再舉一例:Ex Machina (機械姬)

Ex Machina (機械姬)——這部電影發行的4k藍光版本,才是貨真價實的“真4K”。

以上方法是針對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電影,IMDB電影引數中也會出現“Digital Intermediate”

如果是想諾蘭這種大導演,堅持用膠片拍攝電影,那IMDB電影引數中不會出現“Digital Intermediate”

膠片如果轉成數碼,你可以類比成用數碼相機翻拍紙質照片至數碼照片,2000萬畫素的相機可以把紙質相片拍成2000萬畫素,5000萬畫素的可以拍成5000萬畫素,4k電影數碼裝置就可以把膠片製作成4k的數碼版電影,至於“效果”嘛,仁者見仁了。所以膠片拍的電影,追求的是電影意境和膠片質感,不必太糾結是否“真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