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會使您儲存在電腦或手機中的隱私被竊取或外洩
如果您的電腦或手機中儲存有個人隱私或絕密的檔案,如何才能確保它們的安全?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清楚哪些行為會使儲存在電腦或手機中的隱私或絕密檔案被竊取或外洩,然後採取一些技巧性的安全措施加以保護,確保它們的安全防止被竊取或外洩。下面先列舉儲存在電腦或手機中的隱私或絕密檔案被竊取或外洩行為,再分享具體的安全保護技巧。
一、會使您儲存在電腦或手機中的隱私或絕密檔案被竊取或外洩的行為
1、送修
如果電腦或手機壞了自己又不懂維修,只能送修。若電腦或手機中儲存有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就很可能被維修電腦的人發現並複製儲存,這樣也就外洩出去了。
2、出售、送人或丟棄
電腦或手機壞了、舊了或嫌配置太低想換更高配置的,此時就要把舊的處理掉,處理方式無非是出售、送人或丟棄,當然處理之前肯定會把電腦或手機中的重要檔案刪除,然而刪除的檔案還有可能被恢復,這樣也就導致了外洩。
3、中毒
下載了偽裝成正常檔案的病毒,執行安裝後再也無法控制導致中毒;或者瀏覽了有病毒的網頁導致中毒,當然現在有病毒的網頁很少了,但不排除絕對沒有。病毒在電腦或手機執行,它可能會竊取個人隱私傳送給下毒者。病毒怎麼會知道哪些檔案是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它會根據檔案的內容和使用者的行為來判斷。例如,當前您正在網購,它會從您開啟的網頁來判斷,能網購的網站也就那麼幾個,這很好判斷;從網購又可以進一步知道當前開啟的檔案或輸入的東西與錢有關。
4、蹭網
蹭免費的 WiFi 或用軟體工具蹭要求輸入密碼的 WiFi,儲存在電腦或手機的隱私也可能被竊取,因為 WiFi 的所有者可以獲取到您當前的操作介面,也就是您的螢幕實時顯示在他的螢幕上,您在做什麼,他看得一清二楚。
5、受控制
電腦或手機聯網後被黑客入侵控制了,黑客也可以獲取到個人隱私。這種行為也不要輕視,因為不要求十分高超的技術就能做到,這主要是可以借住軟體工具實現,不必個人去研究程式碼怎麼寫。
6、安裝了祕密盜取使用者資訊的軟體、工具或外掛
有些軟體明的免費給您用,暗地裡祕密盜取您的個人資料,有這種行為的軟體(包括防毒軟體)、工具或外掛一定不能用,有些軟體給您選擇是否允許讀取個人資訊以打消您的安全顧慮,但如果安裝後它預設允許,而您卻一無所知或疏忽了,這不就是被竊取了個人資訊。一般來說,這類軟體不多,但也要留意。
二、確保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安全的技巧
1、安全刪除
不要隨意刪除包含有個人隱私或絕密資訊的檔案。如果是文字檔案或文件類檔案(如 Word 文件),把內容清空後再刪除;如果是圖片,用影象處理軟體(如 Photoshop)填充空白覆蓋原圖,儲存後再刪;若圖片比較多,可以用擦除工具擦除。無法編輯的檔案,用擦除工具擦除。
擦除工具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從網上下載獨立的擦除工具,另一種是一些防毒軟體本身就帶有擦除檔案的功能。
2、巧妙隱藏
不要把有個人隱私或絕密資訊的檔案儲存在經常開啟的資料夾,儘量儲存到一些儲存有許多可編輯性檔案(如 Word 文件)的資料夾,並把副檔名改為與可編輯性檔案一樣的副檔名(如 .doc 或 .docx,如果要隱藏的正是 Word 文件,則可以把副檔名改為可執行檔案的副檔名 .exe,當然儲存資料夾也得改為儲存有 exe 檔案的資料夾),同時檔名也不要含有個人隱私、絕密、祕密等暴露資訊的字樣,取跟可編輯性檔案相似的名稱。這種混淆檔案的隱藏方法比直接把檔案的屬性設定為隱藏更具隱蔽性,能把檔案隱藏得更深,這樣別人就非常不容易發現,即使被入侵或送修也不容易被發現。
3、加密
加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打包時加密,另一種是加密資料夾。前者操作簡單但安全性不高,加密的壓縮包很容易被破解;後者安全性高但有風險,主要表現在:加密資料夾後,無論是作業系統崩潰導致重灌系統還是正常重灌系統,都必須用加密時生成的金鑰才能重新開啟加密的資料夾,如果金鑰丟失,則加密的資料夾再也無法開啟,也無法刪除,這種情況適用於 Windows 作業系統。
加過密仍然還要巧妙隱藏,否則依然不安全。就加密資料夾來說,如果別人用您加密的使用者登入系統,可以好無阻礙的開啟加過密的資料夾,從而開啟裡面的檔案。
(1)打包加密方法
A、右鍵儲存有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的資料夾,例如“Word文件”,在彈出的選單中選擇“新增到壓縮檔案”
(2)加密資料夾的方法
A、右鍵儲存有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的資料夾,例如“Word文件”,在彈出的選單中選擇“屬性”
4、刪除最近訪問記錄
為便於下次訪問,無論是作業系統還是軟體,都會把最近訪問過的檔案列出來,因此,開啟過有個人隱私或絕密資訊的檔案後,注意刪除最近訪問記錄。
Windows 系統的最近訪問記錄主要在“Windows 資源管理器”的“最近訪問的位置”、“開始”選單的最近使用程式列表(即“所有程式”上面的列表)、開啟視窗縮小在工作列的任務,這些都是常見位置就不詳說了。
下面主要介紹一個不常見的位置,即瀏覽器的“歷史記錄”中,開啟過的圖片、記事本和 Word 文件等檔案都會列在那裡。我們開啟 ie 瀏覽器的“歷史記錄”,依次展開“今天 → 計算機”,如圖36所示:
雖然前面全顯示為 ie 圖示,但有圖片、Word 文件、記事本等檔案,因此開啟過包含有個人隱私或絕密資訊的這些類別的檔案,在刪除最近訪問記錄時不要忘了這裡。刪除方法很簡單,右鍵要刪除的檔名,選擇“刪除”就行了;如果要刪除所有檔案,右鍵“計算機”,在彈出的選單中選擇“刪除”,如圖37所示:
這樣就可以把“計算機”下所有今天訪問的檔案的最近訪問列表刪除。
從以上繁瑣的保護技巧可以看出,要確保個人隱私或絕密檔案的絕對安全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如果檔案沒有作用了應該及時把它們安全的刪除,這樣才能徹底防止被竊取或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