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咋辦(談談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專注)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捫心自問,我們每天能保持專注的時間有多少?注意力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東西,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容易分心?找到干擾的來源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靠你的堅持啦。本文譯自Medium,作者 George J. Ziogas,原標題為“How to Remove the Distractions That Keep You From Doing Your Best at Work”。

圖片來源Charlz Gutiérrez De Piñeres on Unsplash

你正在全神貫注盯著電腦幹活兒,突然一旁手機亮了……於是接下來的幾分鐘,你要麼刷刷社交媒體上有啥新鮮事兒,要麼接電話,再看看突發新聞,或者給朋友回個資訊……這些無疑都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要“離開手機”回到最佳工作狀態,還得花一些時間調整。

想想看,我們一天中是不是會遇到很多類似這樣的干擾?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擺脫干擾,但是絕對有辦法減少它們對我們的影響。

分心有多昂貴

你可能沒有算過分心浪費了我們多少時間。所有這些讓人分心的事情,都是導致浪費時間的主要因素。有專家表示,當人們的專注狀態被打斷後,需要花大約30分鐘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

所以,你覺得只是花了5分鐘的時間看了下朋友發來的視訊,實際上可能會有35分鐘的時間被浪費了。這種情況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嗎?這些浪費的時間幾乎會佔據你工作時間的一半,想想這會對你的工作產出造成多大的影響!那麼,有什麼方法能提醒自己避免分心呢?

極簡主義的方法

你可能已經厭倦了談論極簡主義。但它確實有一些手段可以幫助你避免分心。你並不需要回家或者去辦公室把所有的東西都扔掉,但是確實需要創造一些限制。

限制視野中物品的數量可以幫助避免分心,延長專注時間。一旦你開始工作,你就應該關掉手機,或者開啟飛航模式,然後把它放在一邊,忘記它的存在。

你還可以清理你的電腦,清除裡面所有會誘惑你分心的東西,或者至少把它們鎖起來。你也可以把辦公桌清理乾淨,把任何可能分散你注意力的東西放在抽屜裡。

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干擾

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干擾是哪些?如何減輕它們對工作效率的影響?

個人技術

智慧手機和智慧手錶的廣泛應用模糊了資訊之間的界限。比如我們的智慧手機和智慧手錶不僅用於日常通訊,也用來收取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電話和簡訊。

從前工作場合與個人空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但現在已經不再如此,我們經常受到手機的干擾。上一分鐘你可能還在手機上回復工作郵件,下一分鐘你沒準就去回覆Instagram帖子的評論了。

對僱主來說,要實施嚴格的技術限制也不容易,即便他們想這樣做,僱員也會找到很多方法繞過限制。

你應該從設定界限開始。確認下工作郵件的重要性,在非工作時間是否也要處理它們?在工作時間之外,你可以拒絕與工作相關的事情。

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是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專案之一。它在技術上是有效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花時間處理電郵而忽略了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但是,什麼樣的電子郵件真的需要你立即回覆呢?

你應該設定一個檢查郵件的時間,也許一天一次就足夠了,但是一天兩次通常更合適。讓別人知曉你只會在這些特定的時間查收郵件並回信。設定固定的時間來閱讀和回覆所有的郵件,這不僅幫助你管理自己的時間,還能幫助管理和你一起工作的人的期望。

社交媒體

這是浪費時間的大頭,這裡刷刷那裡看看很快時間就過去了,更重要的是,我們明知道如此,還是經常登入社交媒體去消磨時間。說實在的其實沒有什麼東西如此重要,你完全可以下班後再去刷。

即時訊息

即時通訊工具可以讓人們很容易地與同事取得聯絡,這真的很方便,傳送一條訊息,你幾乎可以立即收到回覆,但是它也造成了大量的干擾。除了快速簡單的問詢資訊你可以用用,其他時候就算了,尤其是注意不要陷入長篇大論的對話。

上網瀏覽

曾幾何時,工作場所是根本不允許上網的。但現在網際網路已經是我們工作的必要工具了,你可能需要隨時上網來搜尋訊息。你知道過去有軟體可以用來阻止上網瀏覽某些內容嗎?

電話

大多數公司要求員工要在三次響鈴之內接聽工作電話,這樣會使得來電的顧客或客戶覺得被重視。但是接電話無疑也會打斷你工作,分散你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做個輪值時間表,讓同事輪流負責接電話,你可以通過即時訊息提醒他們。

至於你的個人手機,就把它關閉或者調到飛航模式吧。

工作環境

工作場所總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干擾,比如大聲說笑的同事和其它噪音。有些人可以很容易地遮蔽這些噪音,但對另一些人來說並不容易。

如果公司允許上班聽音樂,這是一個很好的遮蔽外界噪音的方法,播放白噪音也可行。如果你不喜歡工作時聽任何東西,那也可以戴上耳機,以免別人來打擾你。這算個小詭計,但挺有效的。

拖延症

你的任務清單應該是可管理的。如果任務清單太長,你很有可能會走神開小差。當制定清單時,注意列出優先順序,先處理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你總是在處理那些沒有列入計劃的緊急任務,那麼你就需要看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還有什麼事物比人更讓人分心的呢?比如說,上午隔壁工位的同事停止工作來找你聊天發洩下最近生活的苦悶之類的。

當你需要全神貫注工作時,要麼放一個請勿打擾的標誌,要麼找一個私密的地方。

截止日期

如果你想避免分心,那就給自己設一個截止時間。每項任務都可以確定一個特定的截止時間,這樣你會發現沒空去走神了。

你的工作空間

你的書桌看起來如何?是不是亂七八糟地堆著檔案和你不需要的東西?把桌子清理乾淨,給每樣東西找好收納的地方,確保用完歸位。那些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就丟掉吧。

定期休息

是的,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教育要惜時如金,而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要定期休息。當你主動休息的時候,你是在“為電池充電”。

人不是機器,你的大腦也需要休息。但並不是刷刷手機就算休息了,試著去散散步,喝杯熱飲或喝杯水,甚至坐下來看會書。有名的番茄工作法就遵循了主動休息的原則。

有毒的工作場所

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了,有毒的工作場所會對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它不僅降低了工作積極性,而且對身心的消耗也非常大。

最終,它會讓人分心,影響工作場所裡每個人的幸福感和生產力,人們也更有可能花很多時間去抱怨這些毒性的來源。

一心多用

無論你如何吹噓自己做得多好,但一心多用實際上是浪費你的時間,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和業績。當你一心多用時,你不得不經常把注意力從一個任務轉移到另一個任務上。

如果你同時做兩件事,能全都做得好嗎?不可能的。事實上,研究發現只有2%的人能高效地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為了避免一心多用,你應該給自己的任務設定好優先順序。堅決地說“不”。如果你沒有時間去做更多的工作,那就清楚地說出來。當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時,可以授權他人去做。這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力量的象徵。

消極的自我對話

無論你工作了多久,取得過多大的成就,某一天也可能會有碰壁的感受。這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你可能有兩個觀點要表達,但你需要努力把它們聯絡起來以備做一個大型的演講……其實事情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但是當你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你可能會產生消極的自我對話。

你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否正確,或者覺得自己很蠢。你可能覺得消極的自我對話不會分散你的注意力,當然它本身並不會,但消極的自我對話產生的情感會。消極自我對話的長期影響會導致嚴重的負面情緒,如內疚和羞愧,這些都會令你分心。

關鍵是當你感覺到正在產生消極的自我對話時,要糾正它,只要堅持,最終你可以完全阻止產生它。你只需要重新定義消極的自我對話,如果發現產生了不好的想法,重新定義它們。

自己

是的,你才是你自己最大的敵人。良好的自我管理需要保證充足的體力和腦力,但是你讓自己陷入了周遭每一個令你分心的事物中。要保持專注,取決於你是否有足夠的睡眠,取決於你是否攝入了充足的水分,如此才能堅持一整天全神貫注地工作。你有責任充分鍛鍊,吃正確的食物。如果你能做到這些的話,你怎麼會更容易分心呢?

最後的想法

無論在家裡還是工作場合,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而分心會導致壓力的急劇增加和工作效率的下降。

所以想想什麼是導致你分心的主要原因吧。近些年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現在是時候評估你在各種電子裝置上花費的時間了,設定使用它們的界限,並堅持執行下去。提醒人們你不能及時響應的時間段。管理好你的每一天,致力於提升你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我們去工作,並獲得薪水。不管你的薪水是否基於工作表現,如果在工作中度過富有成效的一天,你也會帶著一種自豪感下班。

當你專注於手頭的任務並提高工作效率時,你就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你的時間如此重要,你必須學會如何更恰當地管理你的時間。

學會說“不”。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過於緊迫的?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承擔了多少讓你分心的任務,以及那些跟你價值觀衝突的典型的會讓你分心的事情。

那麼是什麼讓你從最重要的任務中分心呢?是什麼讓你分心?你是不是很容易分心,你是一個典型的拖延者嗎?還是有更深層的原因?當你遇到一項困難的任務或碰壁時,會更容易分心嗎?

你並不孤單,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幸運的是,你可以使用本文上面提供的方法和技巧來克服這些干擾。

譯者: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