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表格三級下拉選單怎麼做(Excel三級下拉選單怎麼做)
使用資料有效性製作下拉選單對大多數小夥伴來說都不陌生,但說到二級和三級下拉選單大家可能就不是那麼熟悉了。
什麼是二級和三級下拉選單呢?舉個例子,在一個單元格選擇某個省後,第二個單元格選項只能出現該省份所屬的市,第三個單元格選項只能出現該市所屬的區,效果如圖所示。
圖1
看起來很神奇吧,其實要做出這樣的多級下拉選單非常容易,只需掌握兩個技能:定義名稱和資料驗證(資料有效性)就能實現,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操作步驟。
一、建立一級下拉選單
操作要點:
【快速定義名稱】選中省份名稱所在的單元格區域“A1:D1”,在名稱框輸入“省”,回車確定;
【設定資料驗證】選中要設定一級下拉選單的單元格,開啟資料驗證,設定序列,來源輸入“=省”,確定後即可生成下拉選單,操作步驟如動畫所示。
圖2
注意:如果設定資料驗證時提示“指定的命名區域不存在”,則說明定義名稱操作有誤。
圖3
檢查名稱是否定義成功可以通過點選“公式-名稱管理器”檢視。
圖4
經過以上操作,完成了一級下拉選單的設定。
二、建立二級下拉選單
操作要點:
【批量定義名稱】選中包含省份和所屬市所在的單元格區域,即“A1:D6”,在“公式”選項卡“定義的名稱”處,點選“根據所選內容建立”,進行批量定義名稱,在建立時只勾選 “首行”;
完成後可以通過名稱管理器檢查,此時會多出幾個省份所對應的名稱。
【設定資料驗證】選中要設定二級下拉選單的單元格,開啟資料驗證,設定“序列”,來源輸入“=INDIRECT(A14)”,確定後即可生成下拉選單,操作步驟如動畫所示。
圖5
為了後續設定三級選單時方便一點,這裡的A14我們使用的是相對引用。
這一步需要注意:公式中的A14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修改,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用一級選單所生成的單元格資料作為二級選單的生效依據。
經過以上操作,就完成了二級下拉選單的設定,可以自己驗證一下選項的正確性。
關於INDIRECT函式:
這個函式是一個引用函式,簡單來說是按照指定的地址進行引用,在本例中,A14是一個省份的名稱,同時在名稱管理器有一組對應的市,如圖所示:
圖6
在本例中INDIRECT函式的功能就是按照已經存在的名稱得到一組對應的資料,如果需要了解這個函式的詳細教程,可以留言告訴我們。
三、建立三級下拉選單
操作要點:
【批量定義名稱】與前一步一樣,選中包含市和區所在的單元格區域,即“F1:K17”。使用“根據所選內容建立”功能批量定義名稱,注意在建立時只勾選“最左列”;
【複製有效性設定】複製二級下拉選單所在的單元格,在需要設定三級下拉選單的單元格處,選擇性貼上“驗證”即可完成設定,操作步驟如動畫所示。
圖7
因為在二級選單所在單元格的有效性公式中使用了相對引用,因此直接複製貼上單元格B14即可。
如果要進行有效性設定的話,來源應該輸入“=INDIRECT(B14)”。
怎麼樣,三級選單的設定也並沒有那麼難吧。
小結:
今天分享的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多級選單設定方法,需要注意幾個地方。
1. 設定多級選單時,下拉資料來源的構造很關鍵,在本例中可以看出資料來源設定的特點,至於標題在首行還是最左列,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2. 這種設定方法的好處在於容易掌握,並且容易拓展,按照同樣的方法,再設定四級選單甚至五級選單也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弊端也很明顯,比如當選項的數量不同時,在下拉框中就會就會出現空白選項,而且選項內容增加時還需要修改名稱範圍,不是很智慧。
圖8
3. 設定多級選單的核心就是INDIRECT函式的用法,如果要讓下拉選單更加智慧,不包含空白項並且當內容增加時會自動調整,就需要結合OFFSET、MATCH和COUNTA等函式才能實現了,這個需要對公式函式有相當的運用能力才可以做到,如果有興趣的話留言告訴小編,以後針對這個問題再寫一篇教程。
也歡迎大家關注咱們的Excel視訊教程專欄學習,點選下面卡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