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機號註冊不了APP的原因

近日,剛剛在營業廳選到“靚號”的市民小焦遇到了煩惱。他在預繳存數百元選到一個心儀的靚號後,卻發現該號碼無法註冊支付寶、淘寶、微信等App,“這些App都是我最常用的,換號後第一時間就通過手機註冊這幾個App,誰知提示都已經註冊過了,並且繫結了其他的賬號!那我這號碼還有什麼用?”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一個號碼從消費者不使用,到被下一個號主選定,最快經歷半年時間

風險:精心挑選的靚號卻無法註冊軟體

據業內人士介紹,小焦新選的這個“靚號”應該是“二手號”。手機號碼被棄用一段時間後,會重新進入選號系統,被下一個使用者重新啟用,二手號碼已經成為目前選號系統內的主流。但二手號碼則可能帶來煩惱,如登入上他人賬號、不能註冊App賬號、看到前號主的隱私等。

二手號碼帶來的風險並不是新鮮話題了,早在2013年,就有使用者憑手機號碼盜取了原號主並未解綁的支付寶賬戶;隨後,支付寶建立了手機號碼 銀行卡號或身份證“雙重因子”的驗證模式。現在,僅憑手機號或驗證碼是無法使用手機支付等功能的。

經記者測試,目前應用商店中的大部分App都可以通過手機號碼註冊,且在登入時僅憑驗證碼即可驗證身份、進入賬號;一些社交賬號、雲賬號也可通過手機號碼直接登入,登入後可看到賬戶所有內容,包括一些隱私內容;但擁有支付功能的App如電商、外賣等都設定有獨立的支付密碼,無法通過手機驗證碼支付。

困擾:使用二手號碼後成天被催債

除了註冊、登入App外,二手號碼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大學生小顏在辦理了一張新的手機卡後,經常收到某銀行發來的“動賬提醒”,都是大額的支出、收入、取現等交易提醒。在第一次收到簡訊時,小顏“嚇了一跳”。在致電該銀行後,客服人員告訴他,這張銀行卡之前一直與小顏的手機號碼繫結,號主在更換號碼後沒有及時告知銀行,銀行也無法聯絡上前任卡主。此後,小顏繼續被“騷擾”了數月,在多次投訴後,才最終被取消並不屬於自己的“動賬提醒”。

有網友表示,在更換“二手號”後,經常收到催債公司發來的簡訊,令自己心神不寧。“我是催債公司人員,現在在××鎮附近,預計最晚於×月×日前到你的戶籍地。家屬或本人準備好現金8206元欠款及相關費用,否則後果自行承擔。”她說,儘管知道並不是針對自己的,可還是很害怕。

探因:號段屬於稀缺資源 半年後即被重啟

二手號碼為何如此常見?這是因為號段屬於“稀缺資源”,運營商購買、使用號段需要交費;同時,入網的使用者越來越多,號段則越發不夠用。最新的資料顯示,中國移動使用者數達8.87億,中國聯通使用者數達2.84億,中國電信使用者數為2.50億,總數超13億,僅去年一年就新增9200多萬使用者。如果每個新增使用者都需要匹配一個新的號碼,那麼僅新增號碼就需要開發9000多萬個。

據瞭解,一個號碼若3個月不被使用、繳費,就自動登出了;登出後3-6個月內,號碼進入沉默期,此時號碼不能被他人使用;此後號碼被投放。但是,消費者繫結的業務,運營商方面是無法瞭解到的,也無權解綁使用者的所有業務。

選一手號碼不得不接受高額套餐

二手號碼問題多,那麼使用者直接選擇一個“一手號碼”可以嗎?

在中國移動的官網選號系統中,記者注意到,系統提示“目前所售號碼全部為重啟號碼”。而在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官網上,雖然沒有相關提示,但中國聯通的客服表示,目前新號段“很少很少”。

有使用者表示,為了辦理一手號碼,不得不接受最低58元的月租套餐,還要預存368元話費。在營業廳的自主選號系統中他看到,一手號碼只有三個套餐可供選擇,分別為58元、238元和688元;而二手號碼最低月消費僅為18元。

業內人士建議App也設定沉默期

專家建議,第三方軟體提供商可以參照運營商對號碼的管理規定製定相應規則——半年這個號碼沒人用的話就將號碼進入安全保護狀態,再次登入的時候,就不是簡單地用一個驗證碼就夠了,比如要求輸入身份證等資訊——利用更安全的手段完成設定。

此外,許多App無法登出,即使使用者決定銷號了,也無法登出繫結的相關應用。據瞭解,目前,越來越多的App逐漸增加登出功能,比如微信、微博、淘寶、支付寶、京東、滴滴等,已經在去年年底增加了登出功能。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