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碼相機拍攝前要做哪些設定(相機設定各功能的使用)

 01.調節屈光度

轉動屈光度的調節器,直到取景器視野最清晰即可。可適應視力不同的廣大人群。

 02.設定語言

新相機通常預設的語言設定是英語,找到“Language(語言)”選項,設定成“簡體中文”,以適應不同語言的人群使用。

03.設定電源關閉的時間

找到“目錄MENU”,選擇“自動關閉電源”,按SET按鈕,選擇適合的時間以達到省電目的。

04.設定照片風格

數碼相機通常會提供多種照片風格,比如:“標準”、“人像”、“風光”等等。使用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照片風格。

05.設定日期和時間

新相機首次開機時在選單欄選擇“日期/時間”選項,輸入當前的日期和時間,方便後期圖片的查詢、整理。

06.開啟旋轉方向

在相機設定選單中,設定回放照片時是否旋轉豎持相機時拍攝的照片。

07.設定版權資訊

相機通常允許設定作者名稱作為版權原資料儲存,方便後期維護作品版權。

08.功能按鈕Fn

相機通常在機背提供一個或多個可以自定義功能的fn按鈕,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將其設定為感光度、點測光、曝光補償等功能,節約時間。

09.長時間曝光降噪

開啟這個功能後能降低長曝拍攝時可能出現的畫面熱噪點。一般在長曝拍攝時開啟。PS:此功能需要和曝光同樣的時間來完成,所以拍攝後需要等待。用堆疊進行星軌拍攝時要關閉。

10.設定照片的輸出質量

照片畫質選擇不同,輸出的照片質量也不一樣。通常有RAW和JPEG兩種,畫質的選擇中,L表示為大尺寸圖片,M表示為中尺寸的圖片,S表示為小尺寸的圖片。在JPEG格式選擇中,圓滑的扇形為採用低壓縮率,畫質的損失比較小,有鋸齒的扇形為採用較高的壓縮率,畫質的損失比較大。

RAW格式能確保作品的畫質,方便作品的後期處理,但一般檢視時會麻煩點,它需要進行轉化格式。若是想更方便地與人分享作品,可以選擇高品質的JPEG格式。

11.開啟鏡頭校正

入門級相機的鏡頭通常有輕微的弧形畸變,在廣角端的畫面四周表現得尤其明顯。在相機設定選單中開啟自動鏡頭校正能緩解這個問題。

12.設定色彩空間

相機的色彩模式通常有sRGB和Adobe RGB兩種。

sRGB色域空間比較小,在色彩的表現上稍有不足,不能完整的還原現場顏色,但大部分看圖和影象處理軟體都支援sRGB。

Adobe RGB具有廣闊的色域空間,能很好的還原現場的顏色,更適合用於照片洗印或者後期處理。

13.韌體升級

檢查相機韌體,在廠商推出新韌體的時候立刻跟進升級。

14.復位(清除相機全部設定)

如果對相機的設定不滿意,可以選擇清除設定,來自動恢復相機預設的設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