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wifi6有必要嗎(wifi4 wifi5 wifi6區別)
現在是2021年了。WiFi6是2020年出來的產物,但是WiFi6卻好像並沒有得到普及,市面上很少看見有人使用WiFi6的,這是什麼原因呢?是WiFi6沒人推廣普及嗎?還是另有原因?其實別說WiFi6,就連WiFi5用到的人都比較少,更別說WiFi6了,目前大部分人用到的還是比較落後的WiFi4。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你願意在路由器上面花多少錢?
如果大量的人都抱著路由器只用運營商送的,或者只想花50塊錢買一個路由器,那麼他們確實用不上WiFi 6了,只能用WiFi 4的路由器了。現在市面上的路由器,WiFi 6路由器的單價提高了不少,已經不在100元以內了。舉個例子就不難看出了。TPlink的WiFi 6路由器價格就接近200元了。華為的WiFi6路由器都要400塊錢了。
並且有一些品牌推出的路由器,價格也已經接近了600元。理由是這些路由器做了WiFi 6、做了一些新的特性等等。所以對於為何不用WiFi6,最直觀的原因是單價高了,很多人對於路由器的心理預期價位就是100以內。所以他們能買到的路由器只能是一個WiFi 4的。甚至有一些比較差的路由器都是卡著99塊錢的價格來賣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沒有體驗過WiFi6,所以覺得WiFi6和WiFi4沒什麼區別,變化不大。小編這裡就要來科普一下WiFi6和WiFi4的區別了,讓更多人走出誤區。
這裡就要牽扯到WiFi頻率的問題了。現在我們的WiFi 主要是兩個頻率,一個是2.4GHz,一個是5GHz的頻率。2.4GHz這個頻率下由於大家都在用,所以出現了頻率互相干擾,非常擁擠;5GHz下則相對沒有那麼擁擠,並且傳輸的速率也更快。
但核心問題是,現在市面上賣的WiFi 4路由器只支援2.4GHz的頻率,速度自然快不到哪裡去。簡單可以羅列一下理論速度大家就不難看出差異了,拿現在市面上能買得到的2*2規格的路由器來看
WiFi 4,只支援2.4GHz的頻率,理論速度只有150Mbps * 2 = 300Mbps
WiFi 5,支援5GHz頻率,理論速度433 * 2 = 866Mbps
而到了WiFi 6,則是速度更快
2.4GHz下可以達到2 * 287 = 574 Mbps
5GHz下可以達到600 * 2 = 1200Mbps的速度
有人說理論速度只是理論速度。但是小編我要提醒你的是,理論速度翻倍,意味著實際體驗速度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比如用一臺支援WiFi 6的膝上型電腦配合WiFi 6的路由器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速,就可以達到613Mbps的速度,超過了WiFi 4的理論速度(300Mbps)。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費用的問題,WiFi標準的每一次更新都有了更快的網速和一些新的特性。但是,WiFi6協議需要雙向支援,不光路由器支援WiFi6,手機、膝上型電腦等終端裝置也需要支援WiFi6協議。所以,為了達到使用WiFi6的標準,光有路由器不行,還得給自己的手機電腦換代升級,而這裡的費用往往是非常大的,畢竟手機電腦也不便宜。
所以種種原因歸結起來,還是消費者觀念要轉變,以及使用WiFi6的成本要降低,同時消費者不能把路由器就看成是一個一百塊錢以內、隨便打發就完事的。如果家裡面有比較高的寬頻(例如300兆、800兆),應該還是選擇單價較高的路由器,如果自己的裝置如手機平板這些支援WiFi 6的,也應該考慮一下換一個WiFi6的路由器,而對於沒有支援WiFi6的手機的,但家裡的寬度很高,也應該換一個WiFi5的路由器,至少在體驗方面能夠更加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