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社交網路核實訊息來源
核實訊息的出處,很重要,但是怎麼核實訊息的出處,卻不容易,我們正處於社交媒體顛覆傳統媒體的時代,過去的新聞,不論怎麼轉載,都能找到明確的出處。自媒體出現後,來源不清的訊息鋪天蓋地,讓人很難判斷一個訊息的真實來源。
怎麼核實一個訊息,特別是自媒體釋出的訊息,其首發來源到底是哪裡呢?
我的查證方法是,按照時間在各個平臺進行關鍵字搜尋,日期最前的那個就是首發來源。
傳統搜尋引擎,例如谷歌搜尋,在“工具”-“自定義日期範圍”裡面,可以設定日期。
在微博裡,高階搜尋可以選擇起始時間和終止時間,在推特的高階搜尋,同樣可以選擇開始日期和終止日期,需要注意的是,谷歌和推特等日期只能以天為最小單位,微博的高階搜尋卻可以精確到小時。
在不同的平臺先找到第一個釋出訊息的人,然後按照日期逐步往前推,搜尋更早釋出訊息的人,然後逐步縮小查詢範圍。
下面我就以一個具體案例來說明一下操作方法。
比如,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爆的話題“谷歌翻譯”事件,這個訊息的首發人是誰呢?
由於這個訊息是從微博平臺引發的,因此訊息來源應該是社交媒體而不是傳統新聞,因此可以只在微博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查詢。
在微博上以時間進行高階搜尋“谷歌翻譯”這個詞,初步篩選出一條最早的帖子釋出於“11月26日14:35”,然後再重新選擇時間,將日期選擇為11月1日-11月26日14:00,再次搜尋“谷歌翻譯”,如果沒有發現更多相關資訊,那麼差不多就可以確認這個訊息在微博的首發時間就是“11月26日14:35”。
同時,在推特上搜尋“谷歌翻譯 until:2021-11-27 since:2021-11-26”,點“最新”,查詢到第一個釋出類似訊息的是在“2021年11月26日下午4:57”,之後在推特上搜尋“谷歌翻譯 until:2021-11-26 since:2021-11-1”,如果沒有發現更多相關資訊,那麼差不多就可以確認這個訊息在推特的首發時間就是“11月26日下午4:57”。
以上是如何在社交網路上核實一個訊息來源的方法,這個方法主要用於識別訊息的來源和真偽,不過,如果訊息來源自沒有搜尋功能的社交網路,例如微信群、QQ群等,就沒辦法用這個方法來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