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腦給手機充電特別慢
電腦上的USB作為一個傳輸介面十分受歡迎,並且還能提供裝置充電功能。然而,作為一個可充電裝置介面而言,手機的上的USB作為充電裝置卻遭到了不少嫌棄。那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一個通用型的傳輸介面,USB介面發揮這它不可獲取的作用,並且,從起先的雞肋到現在的廣泛應用充分證明了其的實用性,並且經過了幾代的發展,USB介面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然而,作為一個可供電的介面而言,它確實非常失敗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充電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拿目前市面上主流的USB3.0標準來說,USB 3.0標準要求USB3.0介面供電能力為1A(如果是USB2.0的話更低,才0.5A),通用電壓為5V,換算過來的功率才是5W。可能大家還不清楚5W的功率是個什麼概念,就目前市面上的充電器基本上都是10W 起步,有的快充甚至能達到30W ,隨便一個都是電腦USB口的幾倍,所以,在用電腦給手機充電的時候,往往表現就是:充了幾個小時都不見充進什麼電。如果你是一臺全新的手機,那麼你用原裝的充電器充滿電(關機狀態下)可能需要1.5-2個小時,如果你是用電腦上的USB口,那麼恭喜你,沒有4-5個小時的時間你是充不滿你手機的。而如果是用了2-3年的手機,由於電池老化的原因,如果你是開著機給它充的,那麼就保證它在充電的時候不掉電就謝天謝地了。
但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電腦USB的“快充”還是有的,那就是不久前才興的USB3.1 gen2標準。與USB3.0相比,USB3.1 gen2不僅傳輸速度更快,其所提供的電壓電流也更高,5V/2A或12V/1.5A(最大18W),可為平板和筆電充電,最高支援20V/5A總共100W的功率輸出,快充什麼的都弱爆了。但是,由於興起還沒多久,市面上的USB 3.1 gen2介面還是比較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然而,說到這裡,你可能就會質疑小編,現在新的電腦上不是很多都有type-c介面了嗎?怎麼少了?但是,年輕人,你看看,電腦上的type-c介面和你手機充電線的介面匹配嗎?所以,還是想想就好。
PS:小編會在下期為大家帶來type-c的介紹,關注,關注,關注。